本网专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秘书长郑瑜:把留学生工作当做科研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2013-05-27 14:46:35
分享

本网专访福建留学生同学会秘书长郑瑜:把留学生工作当做科研

5月24日,郑瑜在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办公室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林长生/摄)

“豆豆生女儿,6.7斤重。”5月23日,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秘书长郑瑜收到短信,是她证婚的福州留学生报告当母亲的好消息。每逢留学生联系她的这一刻,她感到高兴和幸福。

豆豆是福州人,四年前加入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豆豆留学荷兰,她的先生留学德国。现在,她在国内自己创业。

第十一届“6·18”海交会即将到来,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这个社团组织又将亮相展会。为此郑瑜很忙,也很开心,她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谈出国留学经历,还有福建省留学生同学会的工作,她如数家珍。

从研究化学变成服务留学生

留学人员大多是中午不午休的,据说,这是很多牛人养成的习惯。在美国留学期间,郑瑜和她的老师同学也都是拼命在工作,甚至没有周末的概念上。

1983年,她被选调出国。她是第五批公派出国的人员。出国之前,她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出国外语学习班接受八个月英语强化训练。1985年,她到美国留学。

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林荫道上,欢快的小松鼠与人漫步。创建于1851年的西北大学是私立的,学校滨临大小两个湖泊,有大片洁净美丽的沙滩,还有草地。校园里,以捐献者命名的古今各类建筑物交相辉映。

在世界著名的学府西北大学,他们组这些来自7个国家的留学生有28人,是她所在的化学系的“超级大组”:拥有12间办公室和实验室,涉及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催化化学、光谱学及微机管理等。

导师,他们称为老板,是世界级的名师。老板对她很器重。她也很努力,很幸运,把两届博士生都没做出来的科研项目完成了。后来,郑瑜已经能带芬兰和瑞士的研究生了。

郑瑜说,美国科学家很勤劳,虽然是五天的工作制,导师基本上是连周末也在工作。隔壁组的一个犹太人教授,一周工作7天。他在实验室看不到学生,就会用英文写便签 “你到哪里去了”, 贴在学生的位子上。

国内和国外的教育学习有许多不同之处。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优秀学生,量子化学考了98分,美国最优秀的学生才考了67分。然而,这个考98分的学生,做实验时,实验室传来“嘭”的爆炸声,不是烧杯炸了,就是实验出事故了。美国的学生,动手能力特别强,会自己拿钥匙去实验室精工车间吹玻璃,做各种实用性的仪器满足实验需要。郑瑜说自己做不到,更感叹中国的父母,带孩子到大学校园,还要给孩子挂蚊帐铺床。

实验室的角落有“咖啡室”,大家轮流负责,自记杯数,季末算帐。周末的“蛋糕品尝”也是实验室一道独特的风景。起因是老板娘经常送自制蛋糕到组里,引发了留学生自己动手的兴趣。不定期的AA制集体会餐也是特色活动,而每逢重大节日,全组都会到老板家聚会。

但是,在美国,不论你多么出色,在多么大牌的学校,难免遭遇种族歧视。在美国,街的南面基本上是住黑人,北面住的是白人。白人甚至不愿意结婚生孩子,而黑人繁衍特别快。坊间,经常听到“黑鬼又占领了一条街”这类的说法。

她曾在美国搬了三四次住处。有一个对她很好地房东,开车来接她的时候,因为她住的一楼是黑人。不愿意把车停在楼下。

不同于国内的学术近亲繁殖的是,美国的教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直接留在手下工作,学生可以去别的地方做学术研究。真要在导师手下工作,可以等学生到了副教授级别,竞聘回来。美国的老师喜欢你提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指出老师的思路或做法不对的时候,老师会非常高兴并表扬你。

国家要建设重点实验室,郑瑜选择回国,老板很不舍,希望她能留在美国做科研,但又尊重她的自由选择。老板对她说:这里随时欢迎你。

后来,她一直和西北大学的师生保持良好的联系,甚至在中国招待过远道而来的师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