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福建省全国人大代表张玉珍在会上提交议案,建议加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对农田土壤污染防治。
议案指出,农田土壤是食品安全源头的首个环节,只有保有清洁的土壤,才有可能生产出安全的食物,才能从源头上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然而,现实中,粗放的农业生产对农田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往往被忽视。而这类污染由于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治理,已给农业生产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
为此,张玉珍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田土壤监测网络体系,强化农田土壤污染监管能力。结合福建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国家第二次的土壤污染普查要求,将农田土壤化肥农药污染纳入环境常态监测,构成全国农田土壤化肥农药污染监测网络,开展典型调查与定位监测,对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实时监控,摸清我国区域土壤化肥农药环境污染的情况,对部分异常点位周边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加密调查,为土壤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土壤化肥农药污染不断加剧和进一步扩大。
二、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动农民精准施肥。向广大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的理念和技术,加强和完善配方施肥中各项技术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有机肥等高效安全肥料,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全面推进化肥减施增效工作。在全国福建、浙江、云南等省重点县、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
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减轻农业自身污染。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建设。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高毒和高残留农药使用的管理规定,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建立农药包装容器等废弃物回收制度;建立农药经营台账和销售记录制度,实行可追溯管理。
四、建立防治农田土壤污染长效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当前制约我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结合土壤化肥农药污染的现实情况,加快有关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建设,积极推动《土壤污染防治法》、《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等制定工作,通过立法强化对农田土壤质量的保护,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
五、加强化肥农药质量监控。加强对化肥生产和销售的管理,进行科学宣传和指导,对化肥总量实行管控,以减轻化肥自身的污染;强化对商品有机肥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监控,严控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的有机肥进入市场,并强化科学用肥技术的推广,做到化肥用量适度、化肥施用时机与频率适宜、化肥与有机肥比例合理。
六、提高农田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和激发土壤环境自身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弘扬传统农业中的有机肥与绿肥的应用、轮作制度、堆肥无害化处理等;运用生物基因工程和自然天敌防治病害;完善相关认证基地的标准规范,积极总结成功经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七、提高对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认识 ,培育农民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广泛宣传土壤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和法规政策,促进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充分认识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危害;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其他媒介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重要性,让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意识牢牢根植于广大农民的意识之中;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让农民群众切实树立科学施肥意识,掌握科学施肥技术,引导农民转向环保型农业生产方式。
八、加强对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的培育。要手把手地指导和教会农民科学用肥,全面推广和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转变农民的施肥理念,让农民真正科学用肥,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施用量。同时,要加大对他们的技术培训力度和科技投入。(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