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工作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4-14 09:14:08
分享

4月12日上午,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及湿地保护条例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会上,福建省林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再钟汇报了福建省湿地调查工作及取得的工作成效。

谢再钟表示,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湿地条例》),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福建省林业厅日前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批省重要湿地名录,包括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50处湿地。

据介绍,福建省湿地有5类21型,总面积87.10万公顷,约占福建省陆域总面积的7%。福建省湿地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野生动物共有847种,其中不乏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3种;湿地维管束植物有135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1种。

自《湿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福建省林业厅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贯彻。

一是学习宣传。借助省人大审议《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在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海峡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上介绍我省湿地保护情况和立法情况。与省电视台《法制福建》栏目组合作,开展湿地保护专题宣传片制作,邀请福建师范大学刘剑秋教授等专家谈湿地保护,并在《福建省电视台》播放。在《福建日报》《福建林业》《湿地通讯》等报刊杂志上刊载湿地条例内容,并在中国绿色时报、林业微信、福建省林业厅网站等进行宣传。会同福州市林业局在长乐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湿地保护条例公益宣传活动。

二是完善配套。将《福建省湿地公园认定管理办法》列入省政府2017年立法计划,组织起草了《福建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征求福建省直有关部门、各设区市林业局等意见后,形成了《福建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草案),正着手上报省政府。在原编制《福建省湿地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根据福建省湿地保护新情况,启动了湿地保护规划的修编工作。

三是完善体系。积极推动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指导、督促福建省5个国家湿地公园加快试点建设,组织有关专家对永安龙头、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试点初验收,并上报国家林业局验收。组织上报了政和念山、建宁闽江源2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申请,对其他县(市、区)湿地公园建设进行指导。指导做好福清兴化湾湿地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同时组织将闽江河口湿地纳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申报。

四是项目推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投入,2016年以来累计下达湿地保护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并实施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

谢再钟说,福建省湿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上存在着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特别是自然湿地下降明显的趋势。一些湿地资源破坏严重、湿地功能退化,致使局部地区生态质量下降、环境容量降低。部分湿地面临着外来物种入侵、泥沙淤积、水体污染和过度开发等严重威胁,威胁湿地的主要因子有所增加,影响范围和影响频次也在增长,其中围垦、基建和污染是湿地面积减少、功能减退的三大主要因素。同时,福建省湿地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湿地保护生态补偿办法和地方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办法、湿地保护规划等尚未出台,多数地方尚未建立湿地保护专门机构;湿地保护体系还不完备,湿地保护区域面积占国土比例较低;保护管理投入不足;湿地保护科技支撑薄弱,依法管理水平较低,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等。

为推进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福建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湿地保护配套制度建设。认真贯彻《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加快推动《福建省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加快建设湿地公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湿地利用管理,尽快扭转湿地减少和生态恶化的局面。

二是编制好湿地保护规划。加快《福建省湿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好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布局、优先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继续推动湿地保护名录编制和公布,科学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将湿地空间保护和恢复任务落实到地块,不断提高湿地保护率。

三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重要区域湿地保护恢复和综合治理,优先实施漳江口红树林、闽江河口湿地、泉州湾河口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高湿地环境容量。抢救性建设福清兴化湾等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立和完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

四是努力增加湿地保护投入。建立湿地保护长效和多元化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的公共财政投入,探索和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

五是加强湿地科技支撑。建立湿地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湿地重点领域科学研究,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相关技术标准。研究推广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建立科学决策咨询机制,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六是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加强对党委政府湿地保护的政绩考核,引导各地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