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的一句口号,让广东姑娘邵书琴毕业后走进新疆,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服务期满之后,邵书琴毅然决定继续留在这里,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三师托云牧场上。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连续14年坚持“研究生支教”项目,源源不断向西部贫困地区派送优秀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坚守,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出了一份力量。
“我们的形象,就是中国青年的形象。”前不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的100名志愿者,承担起筹备、联络、礼宾、后勤等多项工作,累计上岗664人次,服务时长达6484小时,得到组委会和中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如今,志愿服务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蔚然成风。然而,“风靡”之余,学生志愿服务应该怎样发展?有什么新趋势?如何形成制度化、常态化机制?怎样让志愿服务精神真正深入人心?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究。
志愿服务≠“简单帮忙”
日前,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63支实践团队、600余名志愿者即将参与到“歆语工程”、多语言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活动之中。
“歆语工程”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之一。10年来,学校共组织了3000余名师生,赴西部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以语言服务、教师培训为主的扶贫支教活动,直接受益人群达7万多人。
依托自身优质的外语教学科研力量,用专业所长从事志愿服务,这是“歆语工程”成功的秘诀。有高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当下,学生志愿服务虽然看上去“如火如荼”,但也常常陷入一种“简单帮忙”的困境。不少志愿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与社会需求不吻合,与专业学习的关联性也很低。
事实上,志愿服务针对特殊人群,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和解决方案。而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志愿项目,也更容易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可喜的是,像北外“歆语工程”这样专业化的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如今越来越多:
北京林业大学的杨柳树雌株调查志愿服务团队,连续22天对五环范围内杨树、柳树展开网格式全覆盖调查,并对重点示范区树木进行二维码信息采集,建立雌株数据库,为北京飞絮治理奠定了基础;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院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接待来访、回复信件、为当事人出具法律意见书、代写法律文书等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明镜天空;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志愿者组建起中国问题回答小组,在外国主流交流网站上解答有关中国方方面面的问题,承担起青年外宣志愿者的任务,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让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所学,而且对专业所学有所提升、有所思考,这样的志愿服务才能让学生感到更有收获,也才能在运行过程中更为持久。”许多高校负责人表示。
志愿服务要传递好“接力棒”
“东乡行”西部志愿者协会是中国海洋大学志愿服务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西部贫困地区建立起9个支教点、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开设多门海洋特色课程,资助学生近800人、捐款近15万元……12年来,这支团队从一个仅有5人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发展成了一个400名海大学子志愿接力的学生公益组织。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套常态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机制。目前,“东乡行”志愿服务已打破了暑期支教的单一形式,形成了覆盖全年的扶贫支教活动,并且逐步构建起宣传招募、日常活动、扶贫支教、回校宣传的运作模式。
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推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北京林业大学,志愿服务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运作,学生按需立项、据项组团,然后通过自主申报、学院推荐、综合评审等环节,优秀的项目便会得到国家或学校的资金支持。此外,北京林业大学还依托“志愿北京”网络平台,实现了志愿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工作时长记录的网上操作,提升了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水平。
有高校负责老师介绍:不可否认,当下的学生志愿服务在项目制、品牌化、规范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进展,但是相比于高涨的志愿服务热情,制度建设还是相对落后。比如,志愿服务活动更多依赖于行政模式,社团联盟化管理模式的志愿服务数量有限;志愿者流动性大、服务持续性不强,“传递好接力棒”的难度很大;志愿者招募标准较单一,岗位划分和岗位要求不明确;志愿者培训缺乏规范与标准,很少着眼于志愿者的自身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下一步的探索过程中亟待解决。
“应该讲,在我们国家,志愿服务已经从蓬勃兴起的初兴阶段,逐渐走向理性和规范化的成熟阶段。如何从1.0阶段,走向2.0阶段,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北京林业大学团委负责人介绍。
志愿精神塑造是一门终生的“必修课”
志愿服务本身是一项自觉自愿的行动,但参与志愿服务又避不开考核、奖励等一系列评价指标。二者之间如何平衡?采访中,很多高校老师表示,这是一个必须要审慎思考的问题。
在大学,学校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如将志愿服务纳入综合实践学分,参与志愿活动可以在奖学金评比、评优评先中获得加分,为优秀志愿项目提供资金赞助,大力扶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等。这些政策本是为了激励学生参与志愿行动,然而有一些学生却为了证书、为了奖学金、为了当社团干部,让公益服务掺杂进了不少功利色彩。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关负责老师介绍:学生志愿者在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获得个人能力的锻炼、获得他人社会的认可,这本无可厚非,但志愿服务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而要让这种精神价值内化于心,要让学生出于自我奉献而非自私自利之心参与志愿服务,就必须把握好利己和利他两种动机的平衡,用有效的引导防止志愿服务异化的倾向。
“强调志愿服务的精神激励和过程评价很有必要。一些团队贡献、最佳服务之类的个性化荣誉,可以捕捉到学生在某一方面的闪光点;优秀志愿团队的演说、表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对其劳动付出的认可。只有充分展现志愿服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从精神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志愿服务的价值才能真正彰显。”上海外国语大学团委老师谈道。
当然,志愿服务精神不仅要从大学培养起,更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着力培养。采访中,不少学者分析,当下,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文化已经越来越好,在中小学,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会被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志愿服务记录也会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生志愿精神的形成。但必须要防范的是,尽管《关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一再强调,学校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制度,以日常服务记录、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主要依据,对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但由于综合素质测评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升学,所以,也出现了一些为了获取综合素质分数、怀有较强功利性而参与志愿服务的现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许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甚至把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与课程标准以及毕业要求结合起来。比如,美国绝大多数学校都会开设志愿服务学习的相关课程;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要求学生必须完成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取毕业文凭;韩国规定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数占总成绩的8%等等。
“当然,志愿服务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应该伴随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不能让志愿服务一阵风,而是真正常态化、长效化。”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记者 丁雅诵)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