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   本网专稿

全国人大代表侯艳梅建议:优化垃圾分类工作制度设计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17 22:26:39
分享

中国日报北京317日电(记者 胡美东)35日至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侯艳梅在会议期间发言,她建议我国应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优化垃圾分类工作制度设计。

侯艳梅说,我国自20006月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但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社会认知和居民意识不足,也存在居民前端分类,中端混合收集、运输以及后端混合处理的情况,打击居民分类积极性。二是缺乏全社会联动,仅由几个政府部门唱戏,没有调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法治、税制、费制等方面都还不是很健全。三是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垃圾分类涉及的各个政府部门、企业、组织、个人各有利益点,彼此未能取得利益平衡,动力不足。同时,垃圾分类整个产业链不能盈利,市场机制建立不起来,各利益方不愿意参与进来。四是缺乏有效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居民自身素质和一定宣传,未能将“理、利、罚”有机结合起来。五是由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长期性、综合性,需要将其列为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列为“一把手”工程,方可对政府形成足够的激励。综合来说,以往的垃圾分类工作仅仅围绕垃圾本身“做文章”,没有从本质上“人”的问题来考虑。

当前,我国要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议应从制度设计入手,解决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瓶颈问题、利益机制问题,方可真正将这项利国利民的好事落到实处。为此,侯艳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注重垃圾分类制度设计。垃圾分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需要系统思考和系统解决。要注重它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制度设计决定垃圾分类的成败。

二、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从我国实际和所处发展阶段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四个主体”的积极性,做到“共商、共建、共享”的互动共治的治理格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最终达到垃圾分类的目标。在实际操作中,要做“三个有机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基层创新)相结合;三是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

三、抓好主要矛盾——产业链盈利。在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中,主要矛盾或者说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产业链盈利。建议对现有环卫体制、机制、税制、费制进行改革,以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改革的方向,可考虑引入市场机制,调解垃圾分类处理的供给与需求,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的目的。

四、综合解决居民意识问题。建议综合采用“理、利、罚”措施,做好打硬仗、打长期仗的准备,彻底解决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问题。在“理”上,要注重宣传工作的长期性、多样性、反复性;在“利”上,要兼顾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在“罚”上,要妥善研究怎么罚、什么时候罚、谁来罚、罚的钱怎么用的问题。(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