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德化:“一带一路”的艺术明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8-13 16:22:03
分享

中国日报福州8月10日电 (记者 胡美东)国宴餐瓷、国礼赠瓷、元首喝水的瓷杯、墙面装饰的瓷画……作为金砖国礼,在2017年厦门金砖峰会上,德化白瓷向世界展现了无与伦比的中国魅力。作为世界瓷都,今天的德化,在生产、营销领域都极具规模。

德化是千年古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北部,自古以盛产陶瓷闻名,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三大瓷都,而德化的白瓷也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出口商品之一。而今天,德化的陶瓷又成了中国走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新名片之一,德化也成为了“世界陶瓷之都”。

据德化县委常委刘惠煌介绍,德化作为一个人口仅33万的山区县,却有10多万人从事陶瓷业,有2600多家陶瓷企业,陶瓷产品80%出口,出口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西洋工艺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荣膺全球首个“世界陶瓷之都”。

据了解,2014至2016年,德化陶瓷出口外贸连续三年量价齐增,出口占全国同类行业8%以上,排名全国第二、福建省第一。

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日益加深,德化瓷器对外出口量十更为可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65个,2018年1-5月德化对其中的39个国家有过出口业绩,其中,出口量增长的国家有22个,增幅超100%的国家有7个,出口1342.96万美元,同比增长41.21%,占同期全县自营出口总量的13.82%。如今的德化可谓是“一带一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而它的背后,则是几千年悠久灿烂的瓷都发展历史。

德化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县,地形复杂,山脉连绵,溪流密布,平地极少。但自然又眷顾了德化,高耸的山地赐予了德化独特的资源,目前已发现矿藏40多种,高岭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是制造陶瓷的优质原料。从原始的印纹陶,到夏商时期的原始青瓷,唐代的青釉瓷,宋元的青白瓷,明清的白瓷,清代的青花瓷,以及现代的工艺瓷,德化的发展轨迹与陶瓷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因有陶瓷,方有德化。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德化先人就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有了硬陶和印纹陶的制作。夏商时期,德化出现了原始青瓷制作,2007年,三班镇辽田尖山发现夏商原始青瓷窑址,存有许多原始瓷片和陶片,这说明了德化窑与浙江德清窑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烧制原始瓷的古窑,有力佐证了德化是世界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唐末五代,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的发展,到了五代十国德化陶瓷已初具规模,德化三班、泗滨一带的制瓷业已较发达,并编纂了世界第一部完整的陶瓷专著《陶业法》,比欧洲出现同类的陶瓷工艺专著早了八百多年,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陶瓷工厂规划设计图《梅岭图》。

宋元时期,德化瓷产品以青白瓷为主,主要是国外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器型主要有碗、盘、炉、盒、壶、军持等。这些瓷器造型优雅,釉色晶莹润泽,温润如玉。随着泉州港的崛起、海外贸易的发展,德化陶瓷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主要输出商品(茶叶、丝绸、陶瓷)之一,是中国古陶瓷外销史上最早大量外销的中国陶瓷产区,成为“世界官窑”。

明代,德化陶瓷制作工艺从造型到釉色都登上了新境界,生产能力和工艺水平远在宋元之上。所生产的白瓷瓷质致密,胎釉纯白,以温润、明净、典雅、精巧的玉质美感驰名中外,被誉为“象牙白”“鹅绒白”,标志着白瓷制作工艺达到颠峰,代表了世界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有“世界白瓷之母”“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美誉。同时,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的到来,在德化大量订制基督教风格的德化瓷,使这光泽如玉、温润明净、宛似象牙的瓷器进入欧洲,迅速在欧洲风靡起来,以超越黄金的价格,成为上流贵族追逐的对象。欧洲皇室贵族将德化陶瓷看作是财富、地位和品位的象征,极力研究、仿制德化陶瓷,直接推动了世界著名的迈森瓷器制造厂的诞生,开启了欧洲长达300年的仿制史,给欧洲乃至世界陶瓷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德化被称作是“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

明末清初,德化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开发了釉下青花、釉上五彩和色釉等品种,出现了“一笼白瓷一箱银”的喜人景象。清代“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器,进一步证明德化瓷的生产和外销在清代达到全盛时期。晚清民国以后,德化瓷业走入低谷,但是少数民间艺人仍坚持制瓷事业,如民国时期的苏学金、许友义等,他们继承传统,锐意创新,“捏塑瓷梅花”“木兰从军”“关公”等作品先后在巴拿马、英国、日本等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

新中国成立后,德化陶瓷业又获得新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举办中国瓷都德化陶瓷展览会,并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法兰克福、洛杉矶、纽约、米兰、拉斯维加斯、东京等地的国际性展览,倡导企业将分公司设至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及时研发新产品,形成了传统瓷雕、出口工艺瓷、日用瓷三大产品体系,包括成套餐具、神仙佛像、人物雕像、动物果蔬、盆景花篮等,品种繁多,题材广泛。同时,德化贯彻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率先走出了一条特色陶瓷产业之路,先后开展了“以电代柴、天然气烧瓷、微波烧瓷”三次能源革命,开创了中国陶瓷产区的若干个“第一”。比如,德化县是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解决了“林瓷之争”,森林覆盖率从30年前的50%提高到现在的78.3%;是全国第一个进行窑炉技术革新的陶瓷产区。2006年,德化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德化陶瓷业发展突飞猛进,成功发行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中国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马尔代夫建交40周年纪念邮票,成功举办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央视“寻宝—走进德化”等活动。如今,德化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2017年陶瓷产值228亿元,出口交货值147亿元,其中自营出口陶瓷18亿元,销往五大洲190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联合国世界手工艺理事会高度肯定德化作为中国陶瓷的发源地之一,授予德化目前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

德化陶瓷业发展突飞猛进,成功发行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中国摩洛哥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中国马尔代夫建交40周年纪念邮票,成功举办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央视“寻宝—走进德化”等活动。如今,德化陶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每2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2017年陶瓷产值228亿元,出口交货值147亿元,其中自营出口陶瓷18亿元,销往五大洲190个国家和地区。该县提出,力争到2020年陶瓷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产值上亿元陶瓷企业60家以上,规上陶瓷企业100家以上。

作为中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德化陶瓷有着源远流长、底蕴厚实的文化根基,可以说,德化陶瓷曾经支撑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代表着中国走向世界,让整个欧亚大陆乃至世界感受到陶瓷的魅力,从而认识了中国—China,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光辉与荣耀。几千年来,德化始终窑火不熄,代代传承不已。正是德化人民这种勤劳和智慧,用土与火煅造出了特色鲜明的陶瓷文化,铸造出德化千年不灭的“瓷魂”。

分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