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大代表林玉梅建议:扶贫先扶智 增强贫苦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福建省人大代表林玉梅建议:扶贫先扶智 增强贫苦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1-13 18: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1月13日电(记者 胡美东)福建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月11日-15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人大代表林玉梅在会议期间表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将文化扶贫纳入政策的“中心议题”,充分肯定了文化扶贫的重要意义。

林玉梅说,福建文化资源丰富,对于推进文化扶贫来说,具备宝贵的潜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方式,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前,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更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积极探索文化与扶贫融合的道路,既要“富脑袋”,又要“富口袋”,只有精神激励与物质丰富合力,方能形成拔穷根、真脱贫的决胜之势,彻底打破“等靠要”的思想顽疾,既保护当地的重要文化资源,又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为此,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文化扶贫必须充分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带领下,全省各地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挖掘文化资源,调整扶贫工作重心,将文化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在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统一认识,从战略规划、专项行动、配套措施、部门协同、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作机制,进行优先保障,压实目标责任,形成各级政府统筹、各部门专人负责,全社会同心协力推进文化扶贫的格局,使经济落后、缺乏文化自信的贫困人口开始成为自信自得的文化主人。
二、深挖文化资源,打造大文化产业链。文化扶贫可以为地方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发赶超提供独特的路径,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与高端的产品、科技、市场进行直接对接,文化产品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一要突出地方特色,形成产业链和集群效应,形成独有的文化品牌。二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进行生产开发,建立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进传统文化记忆工程,在实践中培养传承人,在市场中实现传承。建立全民参与的文化保护机制。三要推动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既要能够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又要能给当地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提供和创造工作岗位、创业机会和实实在在的收入,让老百姓看到自身蕴藏的文化资源,以及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潜力,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构筑精神高地可以冲出经济洼地,文化软实力是可以转化为经济硬实力的。
三、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文化扶贫共建共享模式。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国有文化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激励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做精、做专、做特、做新。加强打造文化产业链和集团军,加大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形成开发合力,改变单点开发、作坊式经营、分兵作战的状况,大幅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开发水平;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整合地方文化资源,形成文化村落、文化小镇、文化走廊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民族演艺、音乐、工艺、节庆、出版、广播影视、会展精彩纷呈;“文化+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教育培训、商贸服务、加工制造、创意设计”多元组合;“党建+企业+基地+合作社+文化传承人+农户”利益联结的大文化扶贫开发格局;建立省级和地方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各类企业投身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扶贫事业。借鉴工业产业项目组织的经验,专班化抓项目资金落地、抓结构调整、抓产销对接,减少中间环节,特别是在加强财税金融土地保障、给予文化企业更多税收优惠方面出台实质性支持举措,促进扎根贫困地区的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壮大。

四、发挥文化力量,推动扶贫向深阔拓展。一要鼓励福建省内外大中院校毕业生去贫困地区开展专项文化扶贫;大力扶持和发展贫困地区文艺团体,培养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农村文化队伍;从扶贫一线和基层选拔专门人才进行培训,逐步建成一批文化扶贫人才队伍。将文化事业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扶贫等重大战略行动统一起来,极大地打开事业空间、拓展创新思路,将各方面的人才引过来、用起来。既吸引顶级的文化创意经营人才入驻,又为打工者、游学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创业环境。创新人才培训方式,整合教学资源,创新固定课堂、空中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相结合的“四个课堂”模式,结合网络教育、远程教育,通过教学、大赛、大师培训计划、专项合作等,为各类人才提供成长舞台。二要加强文化公共服务力度。在推进学校、农家书屋、文化站、通信村村通等方面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文化传承、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处理好“送文化”与“种文化”的关系。既要向乡村输出文化,又要提升老百姓主动挖掘、传承、创造文化资源的能力。三要处理好“政府买单”与“群众买账”的关系。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阶段需求,更多帮助群众解决工艺难题,提供市场信息和致富路径。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进一步发挥文化企业、协会、志愿者、学者等主体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提高文化“扶智扶志”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度。处理好传统文化建设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关系。抓住“数字机遇”,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发挥广电云、物流云、扶贫云作用,推动“大数据+大文化”深度融合。(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