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险而行,只为托起生的希望——福州市医务工作者投身战“疫”一线纪实

向险而行,只为托起生的希望——福州市医务工作者投身战“疫”一线纪实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2-26 14: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2月26日 “每天的工作还是那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信念:尽全力救治病人,尽早战胜疫情。”

这是福建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福州医疗队队长、福州市一医院医生罗建雄,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也是所有投身战“疫”的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声。

他们是临危受命的白衣战士,冲锋,是他们义不容辞的选择。他们奋战在一线,挺身在前沿,用双脚和死神赛跑,在最危险的防疫阵地上昼夜拼搏,用双手托举起生的希望。

与病魔较量,

他们坚定向险而行

“爸爸的造型好搞笑,像个大灯泡!”夜幕降临,相隔近千公里的小小陈与爸爸陈玮通过手机视频聊天时笑着说。这是父子俩近一个月来的见面方式。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已有24名医护精锐分批驰援武汉和宜昌。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医生陈玮就是热血出战的“逆行者”之一。

采集咽拭子标本、为危重症患者导尿……在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病区,陈玮与重症组成员向险而行。尤其是采集咽拭子,被感染风险极大。陈玮却说:“作为传染病医院的医生,我不入隔离区,谁入?”

“爸爸,你胖了。”看着视频里爸爸的脸变大了,刚满5岁的小小陈说。他不知道,穿着三层防护服的爸爸为了有更多诊疗时间,上班前两个小时开始不喝水,下班后猛喝水导致了浮肿;长时间戴护目镜也让鼻梁出现了压疮。

“没有你们负重前行,哪有我们春暖花开。”与金银潭医院一路之隔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内,福州市六医院护士何香云收到了“舱民”送来的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

发药品、分餐食、测体温……何香云看似轻松的工作背后,藏着鲜为人知的艰辛。

进入方舱,面对所在区域的100余名确诊患者,何香云与同事们要“全副武装”工作六个小时。这让他们很难下蹲,难以用鼻子呼吸,无法上厕所,更别提挠痒了。

夜深了,可总有一些玩手机、踢被子、因焦虑导致失眠的舱民,需要何香云不间断地巡查和沟通。“他们有需求,我们会尽力满足。”何香云说,“病毒拉开我们的距离,却让我们的心贴得更近了。”

战“疫”也在福州打响。作为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医院,福州肺科医院的医疗团队轮番上阵与疫魔较量。

“患者血氧饱和度骤降!”一天凌晨4点,接到值班护士报告,福州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林友飞一边下达予以机械通气及准备好气管插管的指令,一边和同事“武装”到位,冲向战场。这样的“殊死搏斗”每天都有可能上演。

“患者送来时有轻症也有重症。但有的病情发展极快,比如刚来时只是低烧、胃口不好,当天夜里就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等症状。”参与我省首例确诊患者救治工作的林友飞坦言,在火线上随时要面对棘手且危险的情况,早1分钟干预都是救命的机会。

福州肺科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多名基础病较多的老年患者,救治、护理难度大。“如今住院人员仅剩个位数,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安慰。”林友飞说。

同时间赛跑,

他们直面未知风险

传播速度快、潜伏期可传染……阻击“狡猾”的新型冠状病毒,“早”字当头。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医务人员兵分多路与病毒“竞速”,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关键一步。1月21日深夜1点半,市疾控中心检验科主管技师张彩云和同事“快准狠”地完成我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初筛阳性标本检测。流行病学调查随即展开,为追踪密切接触人群、阻断疫情传播蔓延争取了宝贵时间。

一个多月来,张彩云在负压病毒室多次与病毒样本“交手”——她小心翼翼剥开病毒“外衣”,再用特殊的方式将核酸提取出来。其间,心脏承受着压力,汗水浸透了防护服。“检测结果是阴性”,是这名有着15年病毒检测经验的老检验人最想看到的结果。

一旦锁定疫源,追踪和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开展。

首例确诊病患出现后,连江县第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紧急启动,连江县中医院副院长郑安平请缨入驻。“每天除了要为留观人员进行体温监测,还要对隔离房间、楼层进行卫生消毒,并提供全天候服务。”郑安平说,有时客房数量紧张,他和同事就在简易的折叠床上过夜。

潜伏的病毒没有“现形”,面临的都是未知风险。作为医疗战线上的一名老兵,郑安平临危不乱。他曾参加过甲型H1N1流感留观工作,也总结了经验:“沟通很重要,关心不能少,改变认识是关键。”为此,他组织临时党支部党员“一对一”倾听群众心声,陪护着一波又一波的留观人员从焦虑、恐慌中走出来。

安顿来自疫情重点区域的群众,同样伴随着风险。1月26日,永泰某酒店成为重点区域旅客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是永泰县总医院副主任医师林金凤与这些旅客约好的上门回访时间。测温、问诊、记录,一轮下来常常要花2个小时。

永泰县还对医学观察者进行肺部CT普查。林金凤所在的影像科每天诊断量增加了近一倍。工作时间被拉长,但他没有怨言:“我们多做一点工作,群众就少一点担忧、多一点安心。”

保一方平安,他们筑牢每道防线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战“疫”打响,医务人员挺进各个重点关口,不断织密织牢疫情防控防线。

——入榕通道口,他们用责任筑起健康屏障。

“体温枪测的是体表温度,有时候是赶时间走热了,所以休息一下再测就正常了。”福州站南广场出口道闸边的角落,福州市八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旻向虚惊一场的乘客耐心解释。

24日,又轮到陈旻在火车站发热筛查点值班,直到深夜最后一趟火车乘客顺利出站,她才离开。“最早这里连椅子都没有,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更难守。”

事实上,陈旻马上就要退休,本可以退居二三线。但外科人手紧张,还要兼顾病房,负责排班的陈旻对自己没有“手软”。春节第一周,她就有4天值班24小时,原计划的公休也被打乱。在她看来,“如果去计较这些时间,仗就打不下去了”。

——社区、乡村,他们将足迹印在大街小巷。

初春乍暖还寒,在社区奔忙的许赞术却提醒同事:“防护服里少穿点,小心中暑。”作为鼓楼区南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他时刻要求自己带领好年轻员工,服务好辖区群众。

1个月前,许赞术安顿好爱人和宝宝,披上白色“战袍”常驻单位。曾经同是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妻子,发来宝宝的照片为他鼓劲,“做不了驰援者,但我们仍怀揣一颗勇敢的心坚守阵地”。

早期防护设备紧缺、又要为居家观察者测温时,许赞术披着不透气的雨衣,戴着两层口罩说:“我是中心负责人,我先上!”他打趣说:“我最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有人住在没电梯的高楼层,爬得我们喘不过气。”最高峰时期,许赞术和中心员工一天要上门近1000次。

——线上的战场,他们以行动助力疫情防控。

“可用金霉素眼膏涂抹,并改善饮食……”21日晚上9点多,福州市二医院儿科医生陈爽还在线上义诊。

12日,市卫健委在“榕医通”平台开通“抗疫义诊”功能后,陈爽就主动报名,火速上线。“平台可以24小时接收消息,我会尽量及时回复。”他表示,特殊时期,作为医生要挺身而出,缓解线下医疗资源的压力。

来自市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共有1196名医生利用个人闲暇时间参与在线义诊。至今,市卫健委组织全市医生在“榕医通”上进行的在线义诊,以及联合“平安好医生”开展的抗疫义诊总计为福州市民提供在线义诊咨询达52000多人次。

截至24日24时,福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71例。目前,已累计治愈出院61例。

福州,加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