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曹晖建议: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曹晖建议: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4 16: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5月24日电(记者 胡美东)全国政协委员、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建议,应加强全社会生死教育。

曹晖指出,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让许多过去社会存在的积弊暴露出来,其中在国民的意识认知层面,最为突出的当属生命价值认识的浅薄、混乱乃至空白,因之引发了各类社会伦理健康问题。比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非常淡薄。历史上屡次因为吃野生动物导致大面积传染病爆发,教训深刻,但陋习难改;面对生死危机时心态扭曲,程度轻者忌病讳医,隐瞒病情,重者甚至仇视社会,故意传播病毒,导致大面积人群感染;不珍惜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生命。例如与防疫要求背道而驰,甚至冲闯关卡,打骂防疫工作人员,不少涉嫌触犯法律法规;以及对个体生命不尊重,对于逝者遗体处置手段粗鄙,缺乏预案,经验不足等等。

因此,曹晖建议将生死教育从伦理及意识形态的禁区中解禁,系统科学的发展为通识教育,培养全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正确理解和认知,提高国民心里素质和精神力量。

一、将生死教育以必修课形式,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系,贯穿青少年成长过程。国际社会对于生死教育的普遍共识是,从小孩子有自主意识开始就可以接触学习,而且越早学习,对人的一生作用越大。为此,我国可以从小学乃至幼儿园教育开始,设置生死教育课目,由专业专职教师授课,由浅入深,形式多样地系统引导,直至高等教育阶段。

二、开展以树立正确生死观、价值观为目的的社会宣贯,建立起全社会的共识,将生命教育发展为通识教育。这一点可以参考性教育的做法,比如以公益广告、社会讲座、社区巡讲、专业工作室等形式,开展正面教育引导;同时,对网络作品、电子游戏、影视作品等内容形式按暴力程度设置评级机制,严格执行。

三、加强对生死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研究。生死问题,包含着医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尚处在单科领域发展阶段,应该综合跨学科的研究,将其发展为一个单独的“生死学”,设立专项学科扶持,鼓励专家学者开展相关探索建设,丰富健全国内生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四、明确纳入国家相关机关机构的工作清单中去,政策上做鼓励性的倾斜,积极帮助民间NGO组织发展,健全教化改造、临终关怀、死亡疏导、自杀干预等相关社会机能,强化、完善社会组织对个体生命全流程管理能力。此外,应充分利用5G技术及相关科技手段,让生命教育成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可量化、可讨论的社会显学。

五、解除部分伦理语境限制,释放宗教的社会学属性,发挥其在生死教化上力量。同时,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构筑起中国国情下的接纳死亡的话语解读系统,在临终陪伴中导入软言慰喻,实现生命的自我满足庆慰和无悔无怨。同时解决对家属等未亡人的有效悲伤疗愈。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