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组织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福建省组织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5-26 17: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5月26日电 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5月22日,福建省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实施“八大行动”为牵引,组织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通知》部署实施“十个一批”扩岗行动,以稳存量、扩增量和兜底线为重点,加大政策力度,加强就业保障,着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一是加大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力度。2020年全省公务员考录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去年,今明两年适当调减事业单位控编比例,专项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加大基层教师、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招聘力度。

二是充分挖掘国有企业岗位。今明两年国有企业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拿出新增岗位不低于50%的比例用于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

三是鼓励服务基层就业。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指标增至600名左右,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服务社区计划各招募约300名。完善连续工龄计算、提高事业单位“专门岗位”比例和原服务事业单位“考核聘用”不再约定试用期等优惠政策。

四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或增加就业岗位的中小微企业,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

五是鼓励参军入伍或升学深造。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增加安排征兵指标,动员鼓励更多应届毕业生参军入伍。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

六是支持新就业形态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服务预定、技术开发、内容付费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就业创业。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七是大力扶持自主创业。落实减税降费、平台奖补等优惠政策,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对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在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时优先给予支持。遴选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八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支持各地提高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增加就业见习岗位数量,全省安排7000个见习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并优先留用。支持企业、政府投资项目、科研项目设立见习岗位,增设事业单位见习岗位。从2020年起,各地可为就业见习人员办理工伤保险。

九是强化公益性岗位安置作用。开发1800个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其薪资待遇参照同岗位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人员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开发2000个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大学毕业生士兵。

十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按就业技能培训每人不超过1000元、创业培训每人不超过12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项目补助。

为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模式,灵活应对疫情影响,持续提升服务水平,《通知》就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提出八个方面举措:

一是大力推行网上招聘服务。依托“云招聘”平台,推行网络招聘、远程视频面试服务。推动毕业生岗位信息省级归集、动态发布。适时集中举办现场招聘会。

二是强化实名制就业服务。完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定期联系、分类分级服务制度。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等服务。

三是加强创业公共服务。鼓励各地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对疫情期间为承租的在孵企业减免租金的国家级、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不低于3个月的运营补贴。对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可比照享受创业地人才扶持政策。

四是实施就业帮扶援助。深化就业“红娘”帮扶行动,支持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基层服务项目,对生源地为湖北的省内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五是精准开展职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指导师联系毕业班制度,加强就业观念引导。针对就业形势和疫情影响,开展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

六是灵活办理就业手续。毕业生办理报到证手续时间延长至2020年9月1日。办理就业手续时,提交毕业证书时间本专科毕业生延迟到8月底,研究生延迟至2020年年底。

七是加大政策服务宣传。组织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宣讲就业形势和政策。将政策清单、服务清单、服务机构联络清单向毕业生推送,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八是完善台生来闽就业服务。各地可通过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专门岗位、专项招聘等方式,多渠道吸纳台湾籍高校毕业生来闽就业。

《通知》强调,要压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确保就业稳定。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责任,落实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充分调动资源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二是加强统计监测。改革完善就业统计制度,严格遵守就业签约工作“四不准”要求,健全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三是切实维护就业权益。加强招聘单位及岗位信息审核,坚决反对就业歧视,强化就业安全教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