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6-12 22: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6月12日电 12日,记者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近年来,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改革创新,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截止目前,福建全省共有七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其中包括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漳浦、柘荣)、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闽南民居)共四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共两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另外,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0项、代表性传承人143人、文化生态保护区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17项、保护单位579个、传承人735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15个;市、县还有众多非遗项目纳入名录管理。

据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福建非遗工作取得成效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非遗政策法规更加健全,颁布实施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二是非遗整体保护更加有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同意颁布实施。

三是非遗国际合作更加紧密,顺利完成“送王船”非遗项目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202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材料申报工作。

四是非遗保护体系更加完善,出台了《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推荐30个项目参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五是非遗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如2019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细秀、吴伟宏和李明卿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非遗公开课》,获文旅部致信感谢;南音、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窖制工艺)获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福建龙岩:看世遗永定土楼 体验非遗传经典”获评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成为全国十佳之一。

六是非遗传播阐释更加有力,组织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参加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外交部福建推介、中联办香港公众开放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高端会议活动,参加在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旅推介和交流展示活动。

七是非遗助力脱贫攻坚,设立了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生产性保护传承重点单位和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示范点,发挥非遗保护积极作用。

接下来,福建将做好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36个非遗宣传展示体验点的展览展示工作。推进《福州古厝中走出的文化遗产保护者—林徽因》艺术展、福建省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专题展的筹备工作;推进“送王船”项目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力争2020年下半年通过联合国评审;开展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工作。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推进非遗数字化建设;以“迎世遗·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主题,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谋划推出若干条非遗旅游线路,促进文旅融合;积极参加2020年上海进博会等各类重大展会,扩大福建非遗的影响力。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