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梧林:侨乡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振兴

福建晋江梧林:侨乡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振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1-23 11: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梧林侧俯瞰图(摄影 张鸣 )

中国日报福州1月22日电 行走在晋江梧林古村落,仿佛穿梭于时光之中。一栋栋有华侨历史的闽南古民居建筑正在讲述着鲜活的美丽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梧林传统村落背靠石鼓山,面朝梧垵溪,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梧林保留完整的百年建筑群,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外墙斑驳的朝东楼、被古榕笼罩的德鑨宅、号称“九十九门”的德养宅、孔雀成双飞的胸怀祖国楼、单身复式公寓的梦菜家声楼等等各具特色的楼房。一幢幢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梧林人及华侨乡愁的的建筑,散落在660亩的传统古村落。它们涵盖了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以及古罗马式建筑共两百多幢。

梧林古村落楼房。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梧林古村落最具有特色的地方莫过于梧林村里“十户九侨”。现在全社区人口1800多人,在菲律宾的梧林华侨却有1万多人。早在清康熙年间,菲律宾已出现梧林人奋斗的身影。所以梧林古村落的建筑风格更多是遵循明清时期的传统红砖大厝。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西合璧、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东南亚风情的“番仔楼”,人们也因此把梧林称为近代中国华侨建筑博物馆。

梧林古村落中的“番仔楼” 。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每一栋“番仔楼”,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砖头,都铭记着一段隽永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在梧林,人们可以见到三栋外表粗陋、里面设施却精致华美的洋楼,他们的主人都是当年的旅外侨领,在回乡盖大厝的时候,抗日战争爆发了,为了支持国人抗日,他们毅然停止建设,把余下的钱,全部捐献给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也留下了这几座彪炳青史的“烂尾楼”。

侨批馆全貌 。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据史料记载,其中一座侨批馆是由蔡顺意修建的。蔡顺意(1895—1965年)是梧林华侨的杰出代表人物。他早年赴菲经商,创办贸易商行,家族事业鼎盛时曾买下菲律宾仙下其厘的一条街,用来开办工厂、设立商铺,并对外租赁。当时蔡顺意看到家乡往菲华侨众多,每年有大量侨汇寄回,准备拓展侨批业务,办个侨批馆,以服务梧林及周边的华侨、侨眷。1938年,一幢钢筋水泥结构、清水砖外墙的西洋风格三层洋楼在梧林建成了。据说,同时蔡顺意在台湾和厦门鼓浪屿也各建了一幢与此一模一样的建筑,也是用来作为侨批馆的。当侨批馆建成准备装修时,却遇上时局剧变。当侨批馆建成准备装修时,却遇上时局剧变,侵华日军大肆南侵,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国难当头,蔡顺意毅然把准备用于装修侨批馆的一笔巨款全部捐给抗战事业,而且还不愿意宣扬自己的名字。

侨批馆一角(摄影 刘翼)

当然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其它热爱家乡的侨胞的帮助,其中最美胸怀祖国楼就是一栋充满着爱国情怀的楼。据记者获悉,梧林诸多华侨建筑中,胸怀祖国楼可以称得上建筑最为精湛、保护最为完好的一座。楼房如同一般闽南古大厝,砖石面墙,条石山墙、后墙。胸怀祖国楼是旅菲华侨蔡怀紫、蔡怀番在家乡合建的一座中式楼房。横匾嵌出4个楷书大字“胸怀祖国”,以表达主人翁的爱国情怀,现在又成了这座大楼的名字。

胸怀祖国楼的精致木雕。

梧林社区今日的辉煌,离不开一个“侨”字。据介绍,2016年11月,梧林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今后这里将被建设成闽南文化旅游景区及世界多元建筑文化集中展示区,建设成为海内外侨亲的交流地、闽南华侨爱国爱乡的见证地。

梧林古村落博物馆中的资料图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