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协委员陈琼:发展福州夜间经济 树立全国夜间经济标杆

福建省政协委员陈琼:发展福州夜间经济 树立全国夜间经济标杆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1-24 15: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福州1月24日电(记者 胡美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建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1月23日至26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政协委员陈琼在给大会提交的提案中表示,应做大做强福州夜间经济,在全国树立夜间经济标杆。

陈琼指出,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国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2013、2014连续两年被《第一财经周刊》评为新一线城市。一座城市的夜间经济质量,是考察其国际化程度、文化品格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

陈琼说,近两年来,通过多次调研后了解到,福州一些商圈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粗看商圈夜晚热闹非凡,但往往大同小异,商品雷同缺乏特色。二是许多地方的夜间经济过多地依赖餐饮行业。这虽对各商圈有一定的聚集人气的作用,但餐饮行业附加值低、时效短、污染大、受众有限,不能为夜间经济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三是交通配套不到位,应急保障机制不完善等也给夜间经济发展添了“堵”。

为此,陈琼建议:

擦亮“文化名片”,发展体验式消费。特色街道、名人故居、名家建筑、老字号店铺,夜间是各层次人文交流活动的活跃时段。各区可以尝试围绕各自文化特色开展主题活动。如开展宣传名人名作的艺术表演,推广充分融合街区风貌特色的服务性消费,在不同旅游景点售卖介绍本地区特色建筑及设计者轶事的书籍、电影,围绕老字号文化开展体验活动等等。

政府对夜间经济业态进行积极引导,充分引入社会资源共建共赢。增加对夜间旅游演艺业态的扶持力度,如在旅游景点支持民间艺人街头技艺展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头化、群众化。盘活夜游节事经济,以不同节日为主题,打造不同消费热点,增加产品供给。建议丰富夜游项目,如延长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公园、体育馆的夜间开放时间,使广大群众在夜间有更多去处。

对夜市街区业态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有效抵制低俗、有害、易产生噪声污染、光污染和环境污染的业态。引导各区聚焦夜生活集聚区,挖掘各自文化特色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促进文商联动,丰富夜生活地标的文化内涵。

方便夜间出行,地铁及公交线路延长夜间运营时间,并进一步加强对夜间“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研究,在积极引导“网约车”发展的同时,建立严格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在高架检修工作上进一步提质增效,压缩检修时间等。

加强与文化、旅游、体育、绿化等部门的跨界联动,共同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增加夜间经济业态供给。继续深化相关制度,发挥夜间区长、夜生活CEO在制度规范建立、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管理调配等方面综合管理的作用。

此外,为保障夜间经济安全,公安部门应探索推进“智慧大保”“智慧内保”等创新模式,加强社区共治、警民联合,营造安全、放心的夜间经济环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