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政和:“小茶叶”如何蜕变成产值40亿元的“大茶业”?

解码政和:“小茶叶”如何蜕变成产值40亿元的“大茶业”?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26 17: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政和县铁山镇大红村白鹭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许文瑾 摄)

中国日报福州5月26日电(记者 胡美东) 福建省政和县曾是山区里的贫困县,但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资源赋予了政和茶叶特有品质。2017年,政和头春茶青价格30元左右,每亩茶园收入不到4000元,五年来,茶青价格增长了两倍多,茶产业产值从2017年9.8亿增至2021年20.66亿,全县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0亿元,带动全县13.38万茶农增收,成为当地推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政和是如何将一片茶叶培育发展成为产值40亿元的茶产业呢?

科技赋能生态茶园

在政和县铁山镇大红村白鹭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1000多亩政和白茶正在智能设备“照看”下茁壮成长。智能设备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直播茶园动态,为茶树成长提供气象保障,记录茶树生长状况。

“对于茶农、茶企来说,他们需要这些数据进行一些工作,包括专家也是通过这些数据对他们提供指导,比如茶叶生产的萎凋过程,温度、湿度要及时控制,这些都是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管理。” 铁山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铁山茶产业分管领导杨武飞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在手机上演示如何查看智慧茶产业的生态茶园数据。

茶农在白鹭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里采摘春茶。(许文瑾 摄)

政和县铁山镇是大白茶树的原种地,大红村位于铁山镇北部,茶树大多生长于林中,优越生态环境下生长出的政和大白茶,备受市场青睐,茶青价格逐年提升。据杨武飞介绍,2021年,大红村头春茶茶青价格达每斤90元至120元,是2017年头春茶茶青价格(30元一斤)的3.3倍,一亩茶山能给茶农带来7000元左右的收益。

茶农夫妇汤世明和黄富女正在“白鹭窠”生态茶园示范基地里采茶。他们家有五亩茶园,每年茶青收入三万五千元。(许文瑾 摄)

为了持续提高茶叶品质、进一步促进茶农增收致富,杨武飞表示今年大红村将在全村范围推进生物农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茶园。

在政和,像大红村“白鹭窠”这样安装智能设备的生态茶园示范基地还有10个。据了解,政和县农业局联合政和联通公司在政和县建设智慧茶园11个,为9个乡镇9600亩生态茶园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茶文化铸魂茶产业

政和产茶历史悠久,其名称来历的背后有一段佳话。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宋徽宗品白毫银针贡茶之后神清气爽,龙心大悦,遂将“政和”年号赐做县名,沿用至今。近年来,政和县深入挖掘历史中的茶文化,让文化为现代茶产业铸“魂”,利用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

政和县启动《政和茶史》《政和白茶》《政和工夫》等政和茶文化系列丛书编撰工作,内容覆盖政和白茶起源、历史、发展、制作技艺等,预计将于5月底完成初稿。中国白茶博物馆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恢复澄源清平焙和镇前坑塘焙遗址工作紧张进行中。

这是政和挖掘茶文化的一个缩影。除了挖掘茶文化,政和还坚持茶文化“走出去”,举办首届中国白茶大会,联合央视拍摄政和白茶民俗文化“端午寻香”特别节目,在央视1套《生活圈》端午节特别节目播出,拍摄并发布政和白茶微电影《自然温度》……

随着政和白茶的知名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茶企开始重视文化兴业。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3年,创办人杨丰秉承“严守传统,坚持标准”的制茶理念,提升制茶工艺和品质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推广政和白茶和中国茶文化。据介绍,每年到隆合茶书院参观学习的国际茶友有10多批次100多人。

隆合方志书院一角。(许文瑾 摄)

“茶叶离开了文化就是一片树叶。文化是附加值的提升,在我们任何一个产品的产业链过程中,只有附加值的提升,它才有更多的价值感体现出来。”制茶20余年,杨丰深有领悟。作为政和白茶非遗技艺传承人,除了研究政和白茶的制作技艺,他十分重视白茶与当地历史文化的融合传播。

2015年,隆合茶业立足于茶史、志书等史料,创办了集观光体验,科研实践,教育培训,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传播机构--隆合茶书院,2018年,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授权挂牌福建方志隆合书院,隆合茶书院由此成为福建省首家方志书院。

产业融合延伸茶产业链条

近年来,政和县积极打造茶旅融合新业态,策划推出“茶学游”“游古村、看茶艺”等茶旅路线,把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博物馆、锦屏茶盐古道等纳入茶旅线路。其中,“追寻红色足迹、探访白茶故乡、畅游生态政和”特色茶旅路线入选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2021年,政和县获评“茶旅融合特色县域”,政和白茶品牌价值达50.34亿元。

政和县镇前镇罗金山茶园(供图)

政和县镇前镇罗金山生态茶园360亩,汤文奇负责茶叶生产、经营多年。近年来,许多来谈生意的茶商,身处美丽的茶园风光,就想留下来住几天,可是汤文奇的企业只有厂房。2021年,汤文奇在茶山边缘建了具有高山茶园风情的民宿——“金山茗苑”,共18间客房。2021年7月试营业以来,民宿每天都要接待几拨客人,福州、厦门等地的客人居多。“我现在接待的客人,亦茶亦旅,民宿办起来后,大大方便了客人,生意也更好了。”汤文奇说。

政和拥有丰富的茶、竹资源,发展茶竹产业融合优势巨大。茶空间用竹子来装饰,茶产业需要竹茶盘、竹茶器等。2014年福建省九竹工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自主创新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竹制品,尤其是竹茶盘。

当问到为何专注做竹茶盘时,政和九竹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发昌表示,现在茶叶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宽阔,消费者对健康饮食也越来越重视,做竹茶盘刚好能将政和的两大产业融合,且能匹配市场需求。记者了解到,2021年,九竹工贸产值达1.1亿,今年预计产值达1.6亿。

近年来政和积极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科技支撑、文化赋魂、产业融合等方式大做大做强特色茶产业。政和县已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茶业百强县”。据了解,政和县下一步将持续挖掘茶文化,做强茶产业,发展茶科技,力争2025年,建成全域绿色高标准生态茶园,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以上。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