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改革创新案例】养老服务

养老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群众福祉,全省各地坚持政府引领,充分调动社会、市场等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多元化、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质优价廉、可持续的服务。

【福建改革创新案例】养老服务

来源: 《改革屏道》
2022-11-03 21: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9月28日,《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明年元旦将正式施行。

省委改革办(财经办)梳理总结了福州、漳州、泉州、莆田、三明大田、南平延平、宁德周宁等地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改革创新做法,供全省借鉴参考。 

福州

福州市以长者食堂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长者食堂+学堂”,推广“9点钟课桌+11点钟饭桌”运营模式,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已建成长者食堂432家,日均就餐11775人次,融合学堂比例达74%,开展学堂活动14233场,社区养老日均服务人数同比增长110%。

①聚焦“谁来办”,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一是发挥养老服务企业“主力军”作用,新增27家企业承接运营173家长者食堂,占比过半。二是强化国有企业“保民生”责任,发动市城投集团和仓山区国投集团投资打造“福粥”、“颐悦”长者食堂旗舰店,日供餐能力达1500客。三是挖掘集中配送企业“规模化”优势,引进22家餐饮企业发展中央厨房配送,辐射132个社区(村)。

②聚焦“在哪办”,强化空间要素保障。一是用足现有场所,推动全市198家养老服务设施增设长者食堂。二是盘活存量空间,协调新增56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社区存量用房无偿用于建设长者食堂。三是政府租赁兜底,对用地用房紧张的城区,由政府部门通过租赁等办法解决场地问题,市级给予30%的租金补贴。

③聚焦“持久办”,构建发展长效机制。一是降成本。通过“政策扶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模式,协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二是强队伍。依托志愿者服务平台,为行动不便老年人提供“一对一”送餐志愿服务。三是优服务。引导养老服务企业以长者食堂场所为主阵地,拓展医疗康复、文教娱乐等多种服务。

漳州

漳州市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推出多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2016年9月,漳州市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2021年9月,确定为福建省医养结合综合试点地区。

①加强医养资源统筹。创新养中办医、医中办养,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允许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疗机构,如在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养护院)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成立老年病医院。在医疗机构成立养老服务机构,配备完善的高素质“医、护、养”团队,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目前,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1家,养老机构中护理型床位12000多张,9家医疗机构开设养老床位1284张。

②实行医养无缝对接。允许公办医疗机构在养老服务机构内开设家庭病床,建设关口前移科室,建立医保前伸端口,解决医保定点难题。具备医保住院定点资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参照家庭病床办理建床入院治疗,解决“医养一张床”难题。全市134家养老机构和1748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照料中心、幸福院等)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③完善医养激励政策。明确医护人员在养老服务机构的诊疗按双倍服务量计算,在医疗机构绩效和管理薪酬考核中占比不低于8%;明确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参照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给予运营补助和一次性建设补助;每年对评估靠前的试点机构,奖补5-15万元,解决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参与意愿弱的难题。

漳州市还创新闭环联审、货币补偿、产权归属“三个配套机制”,实现养老用房与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全市共配建养老用房4.2万㎡,平均每幅地块配建518㎡,是国家标准的2.59倍。

泉州

泉州市以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政策激活养老市场,提升服务供给能力和可获得性。全市共设立养老服务机构(设施)2887所,社区照料中心和农村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银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①强化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全省首推本地户籍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政策,按自理能力分档补助,最高每月1500元,直接减轻家庭负担,激发入住意愿。2013年起,全省首推特困失能老人补贴政策,每人每月发放300元护理补贴;晋江、石狮率先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建立统一的等级评估机制,推动养老服务补贴与“长护险”试点统筹衔接。

②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建立全省首家养老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培育一批本土化养老机构。创新运营模式,通过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养老机构跨县区、规模化经营,鼓励连锁运营。率先探索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建立定期复查、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全市现有五星级机构37家、四星级机构82家。

③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聚焦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紧缺等难题,选择丰泽、洛江、永春等先行试点,每个试点补助50万元支持小区配套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鼓励物业就近搭建文化娱乐、医养康养等老年服务平台,上门入户提供助餐、代购等增值服务,促进物业服务和居家养老深度融合。

永春县还充分发挥社会慈善等各界力量,创新“爱心厨房+互助养老”模式,通过采取“政府补贴扶持、慈善捐赠帮扶、子女捐资投劳”的办法,以及成立“乡村养老基金会”等,保障“爱心厨房”长效运转,惠及农村留守老人比例高达 96%。

莆田

莆田市关注特困老人需求,通过政策扶持、社会运营、市场运作,全面提升养老综合服务能力,精准做好特困老人的养老服务工作。

①建立特困老年人基本服务体系。按照失能、失独、留守、高龄等分类,共摸排全市特困老年人数2562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口6881人,农村留守老年人2606人,实现分类管理,分户施策,精准服务。对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标准不低于每人30元/月。落地8家专业养老服务组织(企业)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制定购买服务清单。

②开展特困老年人探访服务。通过委托养老服务机构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服务,同时依托网格平台建立上下协同、及时高效的“网格+为老服务”体系,对全市范围内重点老年人(包括农村留守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等)生活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响应重点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③支持发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失能、失独、留守、高龄等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加强护理康复、家庭病床等个性化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机构通过建立社区护理站或医养融合示范点,推进医疗资源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居家老年人获取医疗资源的便捷性。

三明大田

大田县创新“互联网+居家养老‘110’服务”模式,建立“指尖云孝老”服务机制,形成“管理成本最小,服务团队最大,服务效率最高”运营模式,打造农村养老服务改革“样板”。

①互联网+网格管理,实现资源“云整合”。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创建智能管理系统,整合餐馆、家政等服务机构1117家,培训孝老员2031名,促进居家老人、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三位一体有效衔接,构建县域“虚拟养老院”,形成“以呼叫中心为龙头,网格管理、统一调度、一呼百应”工作格局,居家养老服务已延伸至全县266个行政村。

②互联网+高效响应,实现平台“云调度”。创新互联网“110”服务模式,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老年人通过免费提供的智能手机“SOS”一键呼叫,服务中心就近精准调度,实现1分钟接单、15分钟内上门服务,确保最快、最大化满足需求。截至目前,共接听求助、咨询电话122.9万个,上门服务80.2万人次。

③互联网+多方监管,实现质量“云提升”。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孝老员“优胜劣汰”、服务质量评价等管理机制,孝老员将上门服务照片或视频通过APP传输至民政局监督系统及养老服务中心管理系统后,由服务中心对服务商或服务人员进行评价打分,促进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放心、更加满意的养老服务。

南平延平

延平区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利用森林、生态优势,整合医疗资源,完善养老设施和服务,探索 “生态+旅游+养老”新业态,积极打造“候鸟式”养老基地。2022年延平区巨口乡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乡(镇)。

①绘制“规划图”,走好养老服务发展路。依托巨口乡优越的生态、文化优势,打造巨口森林养老“一核六片区”的发展格局,即以乡政府所在地为核心,建设半岭养老度假旅游区、乡村生态休闲康养区、传统村落体验生活区、驸马厝观光养老休闲区、乡土文化康养体验区、笔架山森林养生区等六大重点功能区。

②绘制“产业图”,走好养老服务创业路。发挥巨口乡优越的自然景观及气候优势,研发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生态养生休闲项目,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例如,依托 “林药”林下经济模式,发展中医药旅游,开发保健型中草药保健酒、养生黄酒等,支撑养老产业所需。引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和综合性养老项目,大力发展候鸟式、度假式养老模式。

③绘制“建设图”,走好养老服务民生路。拓宽现有对外交通公路,利用全国农村综改成果,提升全乡餐饮、住宿、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养老基地的可进入性和承载服务能力。设立发展基金,支持社会力量在林区周边兴办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优先对老年病、康复理疗、中医及护理等科室给予技术支持,促进森林康养医疗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宁德周宁

周宁县创新推行“长者食堂+N”模式,通过党委抓总、支部领办、党员群众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方式,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饮食、文娱、医疗等贴心服务,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提升农村老年人幸福指数。截至目前,周宁县累计投入资金417.45万元,开办“长者食堂”60所。

①“长者食堂+学堂”,将长者食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相结合,统筹党员先锋岗、敬老服务队、“银发工作队”等力量开展分餐、清扫等志愿服务,组织中小学、精神文明单位开展共建活动,常态化开展宣传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传播党的声音,培育文明新风,传承孝老文化,打造敬老爱老学堂。

②“长者食堂+娱乐堂”,在满足农村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盘活农村幸福院、农家书屋、休闲健身场馆等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标准进行适老化改造,打造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满足老年人娱乐社交和心理慰藉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③“长者食堂+养生堂”,依托农村卫生所,延伸医养结合服务链,邀请专家、医务人员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73场次,融入医疗护理、心理调适等内容,把“长者食堂”打造为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助力老人幸福生活的重要平台。

点评

养老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群众福祉,全省各地坚持政府引领,充分调动社会、市场等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多元化、多维度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质优价廉、可持续的服务。

在发展居家养老方面,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建设长者食堂新路径,福州创新打造“长者食堂+学堂”升级版,在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的同时,丰富其精神需求;宁德周宁探索推行“长者食堂+N”模式,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饮食、文娱、医疗等多样化服务。

在医养结合探索方面,漳州通过资金补助、政策配套,实现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业务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立多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在增强服务供给能力方面,泉州强化资金支持养老机构、小区适老化配套建设,建立养老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培育本土化养老机构;龙岩上杭积极探索“公建民营”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运营模式,有效盘活乡镇敬老院资源。

在提升服务精准性方面,莆田构建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更有温度;三明大田创新“互联网+居家养老‘110’服务”模式,建立“指尖云孝老”服务机制,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县域全覆盖、需求全供给、监管全过程。南平延平探索“生态+旅游+养老”新业态,积极打造“候鸟式养老基地”。

来源:福建省委改革办(财经办)

【责任编辑:王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