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潭尾湿地公园(陈炳钦 摄)
9月22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央媒话厦门·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厦门行”集中采访团走进翔安下潭尾红树林公园。
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争取“南红北柳”“蓝色海湾”“态岛礁保护”等国家级生态工程项目资金支持,重点推进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工作先后实施了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二期建设项目。
下潭尾湿地公园--城市绿肺 (叶建军 摄)
从 2005 年开始,厦门市政府委托以“中国红树林之父”厦门大学林鹏院士为的红树林科研团队,在淡海水交汇的下潭尾湾成功培育种植了约 5公顷实验林突破种植技术。基于实验林的成功种植经验,市海洋局着手规划了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建设,总规划面积约404公顷,分期实施,种植红树林约85公顷(含实验林)。
下潭尾湿地公园(黄嵘 摄)
据介绍,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期项目于2010年开始实施,2013年完工,建成后,市海洋局对滩涂鱼类、贝类、虾类和多毛类等 13 个物种进行了人工增殖放流和保护,2017年委托厦大对一期工程进行生物环境本底调查。结果表明,红树林生态修复区内物种生物量均成倍增长。目前红树林长势良好,底栖生物、鸟类多样性迅速得到恢复。二期项目于2016年底开始实施,2022 年建设完成,该项目是国家蓝色海湾整治厦门项目之一,也是厦门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所种植的红树林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林,总投资概算约3.5亿。二期项目入选为“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协同增效全国典型案例”,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重构红树林生态公园。
“我们对生态做了监测,5年前一期红树林观测的鸟类大概只有20多种不到30种,现在接近40种了,除了鸟类的变化很明显之外,包括底栖生物,从公园建设前大概只有20多种,现在有80多种。原来这里都是裸露滩涂没有树林,有了树林后为底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底栖生物的变化是非常喜人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说。
下潭尾湿地公园(尚振华 摄)
经过不懈的努力,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项目取得了多项成效 :
一是为海岸线增加一道防浪护堤的生态屏障。作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其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和茂密高大的枝体能有效地放沙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目前红树林面积达到85公顷,为下潭尾湾区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防护,形成“绿色缓冲带”,成为了抵御台风、风暴潮灾害的天然生态屏障,在保障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是生态系统“重塑”。下潭尾红树林公园通过各区域面积控制,科学构建了“红树林 + 光滩 + 潮沟 + 浅水水域”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创造了基础。此外通过多年不断的人工增殖放流滩涂鱼类、贝类、虾蟹类和其他海洋潮间带生物,构建了良性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该片区的物种数和生物量均成倍增加,生物多样性已初见成效。
三是向世界传递中国生态和双碳环保理念。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8月,由国家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在厦门共同启动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碳中和林项目,将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产生的温室气体,通过下潭尾项目以种植红树林的方式中和,向世界传递低碳、环保办会的积极信号,践行金砖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精神,把会晤办成一次“零碳排放”的会议。这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史上尚属首次,使其成为国内外大型会议碳中和的又一示范样板。
下潭尾湿地公园(邱依霖 摄)
四是项目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厦门市生态修复成功案例之一,联合国秘书长海洋特使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 一行、厦门国际海洋周世界各国代表,以及中央、各省市代表团等先后前来调研,多次接受中央媒体、地方媒体的多方面报道,入选“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协同增效全国典型案例”。
五是为厦门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花园城市增添了新名片。作为全国建设低碳城市试点的一项重要工程,昔日杂乱的淤泥滩地几经蜕变,已修复成郁郁葱葱的海上森林,呈现出“红林绿水轻舟渡,鹭飞鱼跃蟹儿肥”的美景。如今,下潭尾红树林连绵成片,白鹭栖息觅食,生机勃勃,为市民提供一个集科普、环保、旅游、观景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场所。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资源养护室主任郭秋灯告诉记者,公园南岸栈道自今年正月初一全面开放以来,已经成为市民游客新的网红打卡点,去年春节期间最大人流量达到4.6万人次。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周末平均每天客流量保持在2万左右。
“接下来将迎来国庆的旅游高峰,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包括增加配套服务设施,加强安保值班,还会开放游船路线、海洋市集和配套的科普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旅游空间。”郭秋灯说。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邱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