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三坊七巷(2)

我们的三坊七巷(2)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2 12: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编者按: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三坊七巷名居的主人温文尔雅,都受过良好教育,建筑呈现“深藏不露”“外朴内秀”等特征,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在坊巷中,他们沉潜经史,悠游岁月,吟诗作画,逍遥诗酒,演绎传世佳话。

这里聚居许多文人学士、名宦显贵,尽多钟鸣鼎食之家。坊巷内文人多以读书为业,科举事业极盛。世家大族中人物的成就令人赞叹,功勋业绩使人艳羡。各家族才俊相承,世代簪缨不绝,他们以文会友,同赏风月,使此地散透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古代,许多名贤归休觞咏,幽栖藏修,以文事成就者不计其数。近代,坊巷中更涌现出一批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他们学养深厚,目光高远,面对变局,放眼世界。他们秉承“经世致用”的儒家宗旨,接纳西方文明,为闽都文化从传统向近代转型开启新的局面;“以天下为己任”“崇文重教”的坊巷学人品质与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坊巷人物共同创造了坊巷文化,使闽都人文更为深厚。

衣锦坊地处三坊北端,旧名通潮巷,宋代作“棣锦坊”“禄锦坊”。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坊西段南侧有洗银营巷,此巷原名“梯云里”,其名确有来历,梁丁辰有联云:“银无可洗,云尚能梯。”坊内还有柏林坊和黄朱园、酒库弄,曲径通幽,取名也各有来由。

“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过往时光已流逝。当人们走进三坊七巷,欣赏街区繁华景象,了解古建名居的同时,须知它们保存着城市过往的信息,传承着名城的文脉,其所蕴含的文化品格,影响至今。

坊中郑鹏程故居、欧阳氏花厅等历史建筑依然古风古貌,这是历史留下的印迹。

郑鹏程第四子郑世恭(1820-1892),于清咸丰二年(1852)中进士。他一生热心教育,造就人才甚多。同治五年(1866),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知道郑世恭品学兼优,于是延聘他为凤池书院山长。直至光绪元年(1875)止,郑世恭在书院主讲前后10年。光绪二年(1876),又应王凯泰之聘,任福州致用书院山长,至光绪十一年(1885)止,掌教该书院亦10年。之后,他又继任福州正谊书院山长数年,直至病卒。福州致用书院以课经史为主。《致用堂规约》作为书院的教学指导,针对当时学界研究经史的情况,明确提出学习日程。郑世恭领会《学规》所定的教育宗旨及课程要求,在教学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对经学课程,他主张“治一经毕,乃易一经”,详细计划一年中所要读的经书;治史、治“小学”课程,皆按照卷次顺序,并选择其中疑义,加以解惑。当年他主致用书院第一天,就对诸生申明,自身于经史一门所学甚浅,希望能与诸生一起研究、共同进步。在他的指导下,很多学生对经、史之学有所成就。朝廷对省城书院山长的待遇颇为优厚,但郑世恭虽身居院长一职,而“毕生布衣蔬食,枯坐一室如老僧,出则步行”,行事从不铺张浪费。这种俭约朴素的作风,不仅当时堪为士范,至今仍值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文化传统是古代文人志士所奉行恪守的信条。古语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他们躬身实践,终能建树立业,名扬后世。而著述系“名山事业”,学人以文载道,留下佳篇名著,成就不朽盛事,留下的一段名人逸事,更为坊巷增添文化韵致。展开衣锦坊这幅画卷,了解名居人物生平,可以感受坊巷丰厚文化底蕴,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影响广远,这也是三坊七巷留给后人的重要财富。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