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并网发电

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并网发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8 16: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6月28日上午,“国能共享号”平台三片巨大的叶轮缓缓转动,成功并网发电,实现“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标志着全球首例“海上发电、海下养鱼”的融合发展新模式科研项目成功投产。

“国能共享号”平台建成于福建莆田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球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与养殖一体化设计项目,被列入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该平台主要由“漂浮式风机+养殖网箱”组成,具体包括浮式平台、4MW风机、系泊锚固系统等。浮式平台为三立柱半潜式结构,形状为正三棱柱,立柱间边长70米,立柱高28米,设计吃水14米,养殖水体容积约1万立方米。“国能共享号”平台4兆瓦的风机在满载负荷发电状态下,每小时可发电4000千瓦时,单日满负荷运转可发电96000千瓦时,相当于4.25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量。2024年4月2日,该平台首次投放1万尾大黄鱼鱼苗,鱼苗规格为700-800克/尾,养殖周期为3至4个月。

风力发电和渔业养殖的创新融合,符合当下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该项目一方面解决了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海水养殖向深远海发展,两者结合将有效降低综合成本,有利于引导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迈入深远海。

相较于传统固定在海床里的风机,漂浮式风机对海底地质要求较低,不需要大规模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而是通过浮力原理,使其在水上漂浮运行,这使得漂浮式风机在深远海部署更为方便,还可以通过动态缆调节方向和位置,能够适应多种风向和海流环境,风能利用率更高。

“国能共享号”平台系固设备为9条长431米的无档锚链,每个立柱连接3条系泊缆,可保障风渔融合平台在海上风力达到60米/秒(即17级以上台风)的情况下仍能安全平稳生产。

为保障风渔融合项目施工全过程有序进行,莆田海事部门提供“一对一”水工专员服务,项目安装前指导施工单位优化通航安全保障方案,高效办理水上水下活动许可等业务。同时,在平台吸力锚筒、锚链安装、浮式风机整体拖带、海缆敷设、等环节期间,海事部门安排海巡船艇现场巡航警戒,运用船舶交管系统做好海上交通组织,播发航行警告,提醒航经该水域船舶注意避让,并加强对施工船舶和船员的管理,确保该项目顺利施工。

 

据了解,截止目前,莆田已建成海上风电场6座,风机253台,总装机容量1404MW,共产出超190亿度清洁“绿电”。近期,莆田海事部门统筹协调辖区四家风电公司资源,推动成立“莆海驭风”海上风电安全联合体,采取“业务联合”与“党建联盟”双轨驱动模式,从提升风电区域通航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信息化智能化新技术运用、运维船舶安全管理、应急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方面发力,攻克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莆田海上风电场本质安全水平。

接下来,莆田海事部门将持续跟踪做好该项目后期风电运营及安全生产的监管与服务,同时推动属地政府进一步完善风渔融合等新业态项目的共管共治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助力风电及养殖产业逐步迈向深远海,缓解近岸海洋资源不足的局面,助力海上风电清洁能源、深海养殖等新业态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郭沁曦 郑宇芳|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