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原创话剧《树魂》在福建省宁德市公开首演。(主办方供图)
7月28日,原创话剧《树魂》在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公开首演。该剧以周宁县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原型,以《毁林》《造林》《守林》三幕展开,讲述金鼎山林场主人林守根一家在遭受“毁林”之后,投入植树造林大业,并与县委书记何建桥共同种下“见证树”“解困树”“未来树”,带领全村人共同植树造林,建设生态低碳、绿色宜居环境的感人故事。
全剧充分挖掘故事发生地后洋村背景,以别出心裁的人物设计、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把闽东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畬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塑造了林守根、林长青、吴梅、何建桥等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林守根一家三代人,坚守40余年,上山造林、接续守护绿水青山的动人历程,深刻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三库+碳库”等重要理念。
7月28日,原创话剧《树魂》在福建省宁德市公开首演。(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据悉,《树魂》是由宁德市委宣传部、宁德市文旅局,周宁县委、县政府、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出品,上海戏剧学院、同济大学联合出品。该剧由著名编剧、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教授和宁德作家刘国平共同担任编剧;由曾七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九获“文华奖”的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教授卢昂担任导演;国家一级作曲家章绍同先生担任作曲。
本月7日,该剧在福建职业艺术学院进行内部试演,得到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剧本》杂志主编武丹丹认为,这部作品站位很高,具备的精神能量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是比较有分量的。专家们一致认为,《树魂》一改塑造英模和道德模范的模式,塑造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特别是林守根的形象,在文学艺术世界中提供了又一个农民形象的典型。
7月28日,原创话剧《树魂》在福建省宁德市公开首演。(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时光回溯至20世纪80年代初,年逾半百的周宁县后洋村村民黄振芳毅然贷款8万元,带着全家上山植树造林1207亩成为当时宁德地区唯一的全省造林大户。《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文中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成为周宁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
7月28日,原创话剧《树魂》在福建省宁德市公开首演。(主办方供图)
“晚上的话剧再现了黄振芳一家当年植树造林时的场景,深受感动。作为周宁县的干部,身为七步镇的一份子,我们更加深刻意识到周宁作为“三库”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的独特优势和现实意义,”七步镇党委副书记詹婧表示,“接下来,我们会深入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生态理念,为努力打造美丽中国‘宁德周宁样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吴燚盛分享了观看本场演出的感受,“通过这一次的观看,观众们能切身地感受那一辈人的奋斗精神。也为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碳库理念以及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原创话剧主人公96岁的黄振芳到现场观看首演。(中国日报记者胡美东 摄)
殷殷嘱托,鉴照峥嵘岁月。作为“三库+碳库”重要生态理念的首倡地和先行实践地,周宁县始终牢记嘱托,持续推进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工作,让座座“荒山”变“青山”,全县林地面积增加了52.5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到72.96%。
如今,周宁绿色家底逐年厚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天然氧吧”、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等“国字号”荣誉,生态名片愈发耀眼。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