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海天码头 (主办方供图)
8月6日,“我们一起去看海--丝路港城行”媒体采风团走进厦门港海天码头。
远程操纵(主办方供图)
在厦门国际航运科创中心,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操作部机械司机陈树林看着电脑屏幕、手握操作手柄,和人工智能“并肩作战”、人机配合,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陈树林说,“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码头前沿也不再需要指挥手,岗位人员全面精简,人少了,效率反而上来了。”
作为福建智慧港口的标杆,最值得关注的是,厦门港在智慧转型中不断跨越。今年6月,全球首台远程控制电动空箱堆高机落地厦门港海天码头,在经过前期的安装、调试后,即将加入作业序列。该台远控堆高机为纯国产制造,配备了多个全景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扫描系统,让操作人员可以更加安全地感知作业环境,并融合5G通讯技术、智能感应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堆高机的数据传输稳定、远程精确控制和运行状态监控,助力厦门港向智慧港口转型升级。
倾斜摄影模型(主办方供图)
同时,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联手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要素保障效能,充分利用实景三维厦门建设的成果,结合AI、元宇宙和5G等最新技术,在推进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探索创新,推出了以实景三维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应用产品——厦门集装箱码头码头元宇宙数智底座,为推动厦门港数字化创新进程赋能。
智能化赋予厦门港更加高效的作业效率,厦门港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居全球前五,码头装卸作业费用在全球处于较低价位。2023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255万标箱,居全球第13位。
因地制宜,通过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福建港口还在继续探索。
(温林翔 陈娜妍 徐曼妮|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