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育新风 奖教奖学兴乡村

移风易俗育新风 奖教奖学兴乡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20 17: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号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学子赋能乡村振兴,16日,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坑仔底虎石自然村举行一场集移风易俗与奖教奖学于一体的活动,展现了“后龙模式”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中的新成效。

在后龙镇坑仔底虎石自然村一场以“育才兴村,教育领航”为主题的第十七届“虎石慈善爱心基金会”奖学助学发放仪式如约举行。现场30名优秀学子及困难家庭学生获得了1000至7000元不等的奖学金、助学金,这份来自家乡的关怀与鼓励,让每一位获奖学子都倍感温暖与激励。

获奖学生黄乐琪说道:“虎石奖学金让我深刻体会到家乡对我深沉的爱与殷切期望,它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鞭策我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立志成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栋梁之才。”

据介绍,“虎石慈善爱心基金会”成立17年来,共帮助了250多名该村学生实现求学梦想,从硕士研究生到小学升初中,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它的足迹。弘扬了捐资助学、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泉州市泉港区坑仔底村虎石慈善爱心基金理事长黄建华介绍:“1998年在黄绍兴先生倡议和带领下,我们成立‘虎石慈善爱心基金会’,通过奖励优秀学生和扶助贫困家庭,为虎石村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这17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公正、透明的原则,不断完善奖学机制,确保每一份爱心都能精准送达。”

除了奖教奖学活动外,当天一场以倡导新风、摒弃陋习为内容的小品表演受到村民欢迎。这是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战略下,打造城乡精神文明融合新样本“后龙模式”的又一精彩呈现。

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虎石自然村村民黄佳海说道:“这几年我们村变化挺大的,无论在村容村貌还是个人文明素质都有很大提升,我觉得这种变化挺好的,(促使)我们有更加美好生活。”

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坑仔底村的文明建设是后龙镇以文明实践助推城乡精神文明创建融合发展的缩影。

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宣传办工作人员李晓华表示:“我们镇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明培育活动、建设标准化的固定办丧场所及家宴中心,以及推广‘绿色婚礼’、‘集体婚礼’等新型婚庆模式,有效引导了村民转变传统观念,摒弃陋习,崇尚文明。特别是我们注重实施的‘红黑榜’+‘积分制’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移风易俗工作方法和机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李昱源 柯铭鼎 林雨欣|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