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据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副部长许华坤介绍,此次大会共吸引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35位海内外院士、75家海内外专业社团近千名嘉宾参会。大会共举办19场活动,累计5200余人次参加。共收集到1312条项目线索、4315条高层次就业需求。政策推介13场,成果发布183个。达成科技合作项目(意向)162项、总金额49.615亿元,306名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引进和就业意向,其中签约229人。
服务全国,坚持以侨引侨、为侨架桥。此次大会我国26个省和8个副省级市侨联参会交流,启动建立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多省联动机制,相关省市在大会上摆摊布展,推荐人才政策,开展项目成果对接。陕西省、北京大学、大连市三家主宾机构积极参与,取得良好成效。开展“秦创之光”陕闽创新展示交流会、“海创大连”产业推介暨人才推介会,深化福建同陕西、大连的科技合作和产业互补,共促新质生产力发展。现场达成对接洽谈项目4个,意向金额8000万元。北京大学展示推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科技成果,开展项目路演和推介,现场完成推介项目8个,意向金额2.8亿元,集中展示科创成果19个。
面向海外,定向精准开展海外嘉宾邀请工作。大会结合福建科技人才发展所需,匹配嘉宾专业、成果、需求,向各子活动对口输送,并及时推介给高校、高新区、软件园深入对接。邀请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等75个海内外涉侨科技社团与会并建立联系,通过海外引才顾问、同乡会、高校联盟等精准联系引入海外人才,面向海内外侨界青年发布2800余个海外人才岗位,其中央企侨联提供岗位420个。同时,力求精准服务,制定对高层次人才的招引服务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引才聚才手段措施。
此外,福州倾力打造永不落幕的“侨智汇”活动,开展了人才、项目、资本、服务精准对接。
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福州市筹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黄建雄表示,“侨智汇”系列活动是本届大会重点打造的突出办会实效的活动,为广大海外人才提供了从邀请、服务、对接到落地的全流程、全链条、常态化、闭环式服务。这些亮点和成效,体现在“三个新”:
一是海外侨智网络有新覆盖。本届大会1000余名参会嘉宾中,海外嘉宾占比超61%,侨届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占比超73%,涉及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高精尖领域。同时,与全球高层次双创联盟、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等75个海内外涉侨科技社团并建立工作联系,海外侨智网络覆盖领域更加广泛。
二是人才项目对接有新成效。本届在开幕式上发布了关于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招引服务的9条措施,进一步优化了来榕就业创业的人才政策保障。通过海外引才顾问、海外同乡会、智联招聘等机构团体,联络海外人才10000多名,促成300多名优秀人才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聚焦智能产业、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123场深度对接洽谈,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项目110个,促成项目签约40个。
三是侨界人才服务有新平台。主要采用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的模式,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侨智发展大会。线上,打造了“侨智汇聚才引智平台”,并嵌入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官方两微一端,突出求职招聘、政策咨询、联络服务等功能,动态收集数据,实时推介技术、推介人才、推介岗位、推介产品。目前,已发布招聘岗位2.2万个,服务单位近千家,服务人才超过10万人。线下,优化升级“侨智汇人力产业园”,完成线下“侨智汇”展厅建设,现场开展人才、项目、资本、服务精准对接活动,已发布243家单位的2872个海外人才岗位需求,收到海外博士、硕士报名简历804份,涵盖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化工光电等重点产业。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翁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