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民建界别:加强福建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民建界别:加强福建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15 11: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福建,一个山地多、耕地少的省份,面临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空间有限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省政协民建界别深刻认识到,加快培养高质量农业科技人才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是推动福建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福建省农业科技人才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省政协民建界别观察到,一是农业科技人才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与同等学历和工作经验的其他行业或领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与一线发达城市更是相差甚远。二是晋升渠道不畅,高级职称评定门槛高,科研成果占比过大且申报条件模糊,评审标准缺乏统一性。三是培训机会稀缺,教学内容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农业科技人才职业成长的需求。四是科研投入不足,部分优秀科研项目缺乏政府和企业支持,制约了技术研发和更新换代。

针对以上问题,省政协民建界别建议:

制定农业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完善激励政策,对取得优秀科研成果和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才进行表彰与奖励。如在我省设立的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中,适当提高农业科技类名额比例,向优秀人才颁发荣誉证书、奖金等,以增强其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和认可度,设立监督和评估机构,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公正有效。

完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修改完善现有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制度,进一步向基层一线倾斜,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畅通职称申报渠道,优化人才评价机制。通过构建多元化、精细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及评价标准,助力农业科技人才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完善科技人才职业成长规划。出台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将培训经费纳入年度开支预算,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促进人才在不同领域和企业间的流动与交流,推动人才共享与互补。同时,引导培训机构和高校及时更新前沿知识和教学方法,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推广中心、科技企业的合作共建,建立科技人才实训基地、技术交流中心,切实提升农业科技人才能力。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确保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创新农业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优化立项机制,建立健全符合农业科研特点的经费预算及管理制度。引入成果转化新机制,将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王仟艺)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