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功能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全国林改第一县生态价值转化

发挥金融基础设施功能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全国林改第一县生态价值转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14 10: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下辖的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海峡环交”)是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与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核心平台,肩负着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搭建资源环境生态产品交易市场的重要任务。福建省县域拥有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多年来,在省委金融办、福建省林业局等有关部门指导下,海峡环交着力发挥金融基础设施重要作用,利用绿色金融专业优势持续聚焦县域服务,挖掘县域生态价值转化机会。武平作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在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面的先行先试,走在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前沿。海峡环交积极对接武平县,深入沟通、深度合作,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在生态价值转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助力武平的“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举措一:落地碳中和林服务,创新碳汇数字管理体系

2024年8月,福建省林业局出台《福建碳中和林认定及其碳汇计量监测方法(试行)》。在福建省林业局的指导下,以及龙岩市林业局、龙岩市生态环境局的大力支持下,海峡环交推动首批依据该方法学开发的项目成功在龙岩落地。其中,武平县开发的“福建碳中和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碳汇项目(一期)”首个监测期碳汇量20,523.67吨在武平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上线海峡环交平台。

海峡环交运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手段,为该项目提供了涵盖碳汇量登记、挂牌交易以及注销结算等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一套完善的“可监测、可交易、可收益”的林业碳汇普惠体系。下一阶段,海峡环交将持续助力武平,计划将碳中和林项目产生的碳汇跨省销售。

举措二:创新林票机制,激活生态资产的金融活力

为助力武平集体林改工作,海峡环交积极推动武平林票交易,2024年8月,股金型林票(Lw202403号)在海峡环交平台正式交易,交易金额达250万元,该部分林票覆盖了885亩山场,预计总收入可达505万元。

林票交易机制的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份、林农变股东”的新型联结机制,打通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的新途径,激活了生态资产的金融属性,为林农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收益的同时,也为武平的生态资源管理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举措三:拓展农业碳汇,探索多元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除了在林业领域的创新举措,武平县在农业碳汇方面也积极探索。2025年初,海峡环交组织了来自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省农业农村厅、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对武平县在水稻田甲烷减排、秸秆碳化、畜禽粪污处理减排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讨,并就这三个方向的碳减排方法学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未来海峡环交还将充分发挥其作为福建省综合性资源环境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的优势,加强与武平县在农业碳汇领域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助力武平在农业碳汇交易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共同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下一步,海峡环交将继续深化与武平县的战略合作,持续推动林业碳汇普惠化、农业碳汇创新化以及生态金融多元化,全力助力武平打造成为“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的全国示范标杆,为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省份贡献更多的实践智慧和成功经验。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