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数字赋能 从“治水”迈向“智水”

福建永定:数字赋能 从“治水”迈向“智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18 16: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运用大数据、视频监控、5G等新技术,可以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归集,实现‘治水’到‘智水’的跨越。” 3月14日,在永定区龙潭镇“智慧治水”LED大屏幕前,几位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实时画面,对各个河道水面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管,尤其是对矿山水土易流失地块、汇河点和工矿企业等17个重点地段,及时掌握河流水质整体信息,切实守护好绿水青山。

“以前,我们对河道‘四乱’问题,要么是接到群众举报,要么是平时巡河中才能发现,现在坐在可视平台前,就能实现视频监控,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河道违法行为,实现了‘鼠标’巡河,快捷又高效。”永定区龙潭镇镇长张正锋说。

近年来,永定区龙潭镇紧紧围绕治水思路,以民生水利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积极向上争取生态水利环保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改善水环境,建成全长20多公里,总投资3000多万元的“一河两岸”景观带,打造了汀步鱼鳞坝、条石汀步道、观光凉亭、湿地公园、栈道设施、亲水平台等文化休闲设施,形成一条“生态共治、产业共融、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的生态景观带、产业带。实施矿山生态复垦复绿整治项目,持续加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推进了汇龙矿业、大弯科煤矿、龙枫煤矿等80亩复垦工作;完成投资200万元的集镇水厂补充水源工程,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完成投资668万元覆盖全镇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积极推动矿区转型发展,利用废弃关闭矿山、煤矸石堆积点、煤台等用地,发展新型建材、蝴蝶兰、肉牛生态饲养等项目,实现生态修复与产业振兴同步发展,矿区绿色发展经验入选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典型案例。通过“智慧治水”“全民治水”“企业河长制”等方式,龙潭辖区内流域面貌焕然一新,多个河岸打造了网红打卡点,美丽河畔成为村民赏景纳凉的“后花园”。

“注重将治水工作与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水利环保项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促进了龙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智慧治水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努力让龙潭镇成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永定区龙潭镇党委书记吴才开介绍。

(熊川∣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