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千年土楼焕新颜 丹青妙笔绘客情

福建永定:千年土楼焕新颜 丹青妙笔绘客情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7 17: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地福建永定迎来一场文化与艺术的交融盛宴。“土楼叠韵・客家永定”全国美术名家采风写生活动在“土楼王子”振成楼前盛大启幕。30余位国内顶尖美术名家齐聚于此,以画笔为钥匙,解锁土楼文化密码,用艺术笔触讲述客家千年故事,让古老的土楼建筑群在丹青画卷中焕发崭新生命力。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赵胜利,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何加林,永定区领导卢连芳、李延超等出席此次活动。

活动开幕式独具匠心,大鼓凉伞等传统艺术元素巧妙融入,浓郁的客家韵味扑面而来。开幕式结束后,美术名家们漫步于土楼间,他们轻抚斑驳的夯土墙,凝视精美的雕花窗棂,沉浸式探寻土楼独特的建筑美学。期间,名家们时而驻足,仔细观察土楼精妙的建筑结构;时而俯身,细细品味木雕壁画的艺术魅力,并不时与当地居民亲切交谈,聆听土楼背后的动人故事,深度挖掘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随后,他们纷纷支起画架,全神贯注,用灵动绚丽的色彩与流畅的线条,将眼前的土楼美景与内心的触动定格于画纸之上。

“每一块夯土都沉淀着岁月的沧桑痕迹,每一道木雕都承载着客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永定土楼就是一部凝固的史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辉感慨道,“我们此次前来,不仅要用画笔重现土楼建筑的独特质感,更希望提炼出客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土楼所蕴含的东方美学,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文化窗口。”

“永定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满创作灵感。”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民族美术艺委会副秘书长、福建省文联原二级巡视员、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赵胜利说,“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用手中的画笔,生动展现永定土楼的建筑之美与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让更多人领略到土楼的独特魅力。”

永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所在地,现存土楼达2.3万座,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46座。本次采风写生活动将持续4天,期间,艺术家们还将走进中川、初溪、高北等特色土楼村落,深度感受不同土楼群的独特魅力。活动结束后,他们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将在年内举办专题展览。同时,还将推出数字艺术展,通过“线下展览+云端展示”的创新模式,打造土楼文化传播新平台,助力永定土楼与客家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黄秋萍 赖彬镱∣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