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学子共同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7月11日上午,作为“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动之一,美国塔科马市副市长琪雅拉·丹尼尔斯(Kiarra Daniels)、政府关系顾问安德莉亚·罗珀(Andrea Roper)携美国塔科马市林肯中学合唱团一行42人,在福建省、市外办、市教育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走进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该校翁举闻书记、魏健校长等校领导以及师生代表热情接待,与访问团一行交流互动,共叙中美情谊。
7月的雨季挡不住似火的热情,场馆内鼓乐齐鸣,学校宣传片传递着中美友谊佳话,欢迎仪式正式拉开序幕。美国塔科马市林肯中学合唱团师生一行走进馆内,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一对一结对接待的学生们早已手举代表福州的茉莉花串和写有名字的漆扇,恭候美国朋友们的到来。初次见面,两校学子热情交谈,来宾们纷纷合影留念,拿起笔在签名墙上留下宝贵的纪念。
致辞环节,魏健校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美国塔科马市代表团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他表示,十年前,教院附中学子曾与林肯中学合唱团同台演出《在希望的田野上》;十年后,我们跨越山海重逢,以音乐为纽带,续写这段连接太平洋彼岸的友谊篇章。未来,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将以本次“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为契机,积极探索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新道路。
美国塔科马市副市长Kiarra Daniels在致辞中谈到,此次来到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出席本次活动,她感到十分荣幸,此次交流互动无疑在向大家验证,中美友谊未来的道路会变得更好。学生与学生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这个世界,迎接更多的机遇,中美两国学子一定能够借由本次契机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美两国学子共同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将节目表演推向了高潮。从2015年到2025年,同样的歌声再次响彻舞台,跨越十年的合声正如中美两国青少年的友谊般生生不息。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和美国林肯中学合唱团青少年开心合影。(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这场跨越十年的邀约合唱,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邀请了曾经在林肯中学参与合唱的两名毕业生回到母校,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她们带头高呼:“愿友谊永续,和平长存!”
美国林肯中学合唱团青少年现场体验中国非遗文化。(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摄)
精彩仍在继续,美国来宾们与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学生们一对一体验了富有校园特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项目,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汉文化社,美国朋友们换上精致汉服,体验传统发髻与妆容,仿佛穿越时空对话古今;漆扇制作工坊中,他们以漆为笔、以水为墨,在扇面绘出流动的东方美学;福州油纸伞作为“福州三宝”之一,向来宾们展示来自东方的“非遗记忆”;茉莉花茶技艺展示上,大师制茶手法起承转合,让亲手体验的外国朋友们沉浸在茉莉的清香里;书法体验环节,外宾们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学生的指导下执毛笔蘸墨,在宣纸上写下“友谊长存”;明信片体验区陈列了这些年来两校互赠的象征友谊的礼物,美国朋友们和自己的小伙伴共同写下明信片,不久的以后,这些粘贴邮票的明信片将会载着美好的回忆寄往遥远的美国……
这是一场跨越太平洋的重逢,是一场以合唱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的交流盛宴,不仅让《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在十年后再次响彻云霄,更在年轻一代心中播撒下文明与友谊的种子。未来,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两国学子搭建起相知相亲的桥梁,更为两国人文交流贡献属于教院附中的青春力量,正如演唱的歌声所传递的——友谊地久天长,青春永不散场。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张陨璧│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