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活动社会实践的学子们在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意外与一位精神矍铄的百岁陈老相遇。这场不期而遇的交流,成了学子们研学路上最动人的一课,也让研学活动的青春故事多了份沉甸甸的温度。
这位与学子们交流的老爷爷名为陈世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1947年龙山会议的亲历者,也是如今唯一健在的与会者。革命时期,他参与开辟从福州到平潭的地下交通线,曾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却始终坚守信念与敌人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他成为福建第一代制糖专家,离休后又化身红色文化宣传员,即便年事已高,仍坚持到高校讲述革命故事,用一生践行着对党的忠诚与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交流中,陈老向学子们娓娓道来自己在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从战火纷飞年代的秘密行动,到面对困境时的坚守与执着,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学子们围在陈老身边,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回应,被那段峥嵘岁月里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真切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分享结束之际,陈老为学子们送去中英文双语赠言,“永远铭记烈士们的牺牲与奉献”“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乐观 坚强 正气 包容”等一行行苍劲有力的字迹,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许。
这场意外的交流,恰是“好年华 聚福州”研学活动意义的生动缩影——让青年学子走出课堂,在与革命先辈的近距离接触中,触摸真实的历史温度,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力量。当青春的朝气遇上岁月沉淀的初心,不仅让学子们对家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励着他们以先辈为榜样,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李若兰∣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