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屋”点亮困境青少年梦想之光

“希望小屋”点亮困境青少年梦想之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3 13: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间焕然一新的小屋,正在悄然改变一位少年的生活轨迹。

在福建省连江县的一处村落,14岁的张辰轩(化名)刚刚搬进了经过改造的新房间。这间屋子不仅有崭新的书桌、整洁的床铺和明亮的窗户,更承载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希望。

连江志愿者交流谈心。(供图)

张辰轩自幼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乡,与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尽管家境贫寒,他却从不向命运低头:在学校,他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在家中,他主动帮爷爷干农活、做家务,是家里的“小顶梁柱”。他说:“有爷爷在,有地方住,有书读,就挺好了。”

如今,这份积极乐观的精神,得到了“希望小屋”项目的回应和回馈。

作为2025年福建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希望小屋”聚焦6至16岁、在民政系统登记的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帮助他们筑起安全温暖的生活空间。张辰轩是连江县重点帮扶对象之一。

连江志愿者走访入户。(供图)

在团县委的推动下,社工团队和施工人员多次上门,征询张家祖孙意见,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的标准,小屋焕然一新,既独立又实用。“我们想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安定的小环境,让他能更安心地学习与成长。”项目负责人小林说。

张辰轩的故事并非个例。今年,福州市共申报建设54个“希望小屋”,获得省级财政支持60万元。项目覆盖鼓楼、台江、闽侯、连江等多个县(区),各地团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户户上门勘察,一点点丈量、完善每一处细节。“希望小屋”正在为更多像张辰轩一样的孩子带来切实改变。

鼓楼志愿者入户探访。(供图)

闽侯志愿者入户探访。(供图)

然而,“希望小屋”的意义远不止于物理空间的改造。项目的“下半场”——持续的心理支持与生活陪伴,正如润物细无声般深植孩子们的成长之路。

在施工期间,闽侯、台江等地团委联合爱心企业,组织孩子们参加夏令营活动,点亮“微心愿”;连江团县委还组建了“一对一”成长伙伴团队,为困境儿童提供法治教育、心理辅导、课业支持等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看不见的建设’,帮助孩子们增强学习力、自护力和社会适应力,让他们在未来更有底气面对人生。”

连江志愿者辅导课业。(供图)

张辰轩的新房里,墙上贴满了奖状。在最显眼的一角,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爷爷生日:七月三日。”这简短的一行字,传达着一个少年对亲情最质朴的珍视。

在政府引导、社会联动的爱心工程中,一个个“希望小屋”正如点点星光,照亮困境少年自强逐梦的路,也为乡村振兴和社会温度注入了深深的人文关怀。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