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长汀县馆前镇汀东村大草坪山场的百亩板栗园迎来丰收季,一个个“毛球”般的板栗缀满枝头,种植户张冬发带着村民们抢抓时节,穿梭在林间,忙碌地摇枝采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是个大年,板栗长得更大一点,产量更高一点。每年到板栗收成季节,基本上都供不应求。”张冬发介绍,板栗素有“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誉,营养价值高。馆前当地土壤适宜板栗生长,所产板栗又糯又香、口感细腻,在厦门、漳州甚至在江西、广东等省外市场都备受青睐。
百亩板栗园里,近3000棵板栗树硕果累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林中来回,打板栗、脱栗蓬,通过机械分拣包装,发往周边省市。不同大小的板栗各得其用:大果直接销售,小果用于炒制糖栗。百亩板栗园的成功,正是长汀县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一个缩影,更生动见证了长汀县多年来持续推进的“森林四库”建设成效渐显。
“板栗、油茶这些木本粮食、木本蔬菜既是水土保持的生态树,也是解决‘粮油安全’的致富树。”长汀县林业局林业改革与科技产业股负责人江晟介绍,近年来,长汀县以森林“四库”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木本粮食、木本油料、森林药材等八大林粮产业,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长汀县林下经济产值达22.13亿元,同比增长110%。目前,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93万亩,带动6.8万农户参与,户均年增收2.3万元,其中森林食物供给约占全县农产品总量的13%,有效拓展了粮食安全新路径,并初步构建“种得出、管得好、卖得俏、可持续”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
通讯员 朱芳彬 林加涛 陈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