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50位百岁老人中最长寿者113岁 养老服务成色更足

福建永定:50位百岁老人中最长寿者113岁 养老服务成色更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8 17: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8日,记者在永定区民政局获悉,截至2025年10月,该区百岁老人总数达50位,其中最长寿老人是住在永定区凤城街道东坊社区的廖七姑,今年已有113岁高龄。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永定区持续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医养康养相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体现,更勾勒出当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民生画卷的深邃笔触。

从凤城街道东坊社区到湖雷镇竹兰村,百岁老人们的分布区域与养老服务设施网络高度重合。目前,全区已建成1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162个农村幸福院及40个长者食堂,形成“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我们现在很多老人能积极参与村级日常活动,这得益于养老服务设施的全域覆盖——全区19个社区已建成养老服务设施。”永定区民政局局长张玲燕表示。

永定区养老服务从“保基本”向“优品质”跃升的路径清晰可见。该区19家在运营的养老机构已实现100%公建民营,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1.8%,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德育康养院通过“室组地”联动监督机制完成整改后,入住率攀升至77%,服务满意度达95%。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永定区依托生态、温泉、富硒等特色资源培育的养生养老产业,2024年产值突破41.39亿元,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产业发展格局。

长寿现象的背后,是老年人生活智慧与政策保障的良性互动。相关调查显示,50位百岁老人中,74.39%与家庭邻里关系和谐,57.22%性格开朗,90%保持以五谷杂粮为主,辅以适量鱼肉蔬菜的传统膳食习惯。当地政府通过实施“长者食堂”工程解决就餐问题,配齐灶厨具与助浴设备,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长效服务机制。

面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永定区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推动全区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100%签约合作,建立就医绿色通道。

“定期健康监测与及时医疗干预,是延长老年人健康寿命的关键举措。”张玲燕说,这种“预防-治疗-康复”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已成为永定老人安享晚年的坚实保障。随着养老服务提质增效行动的深入推进,永定区这片孕育长寿基因的土地,将持续释放“老有颐养”的温暖民生力量。

(熊 川 张树湘∣编辑: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