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硕橙科技:以“工业听觉”赋能智能制造,铸就厦门AI产业新名片

厦门硕橙科技:以“工业听觉”赋能智能制造,铸就厦门AI产业新名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硕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世林接受媒体采访。(供图)

在智能制造浪潮奔涌的今天,如何为高速运转的工业设备装上“感知器官”,听诊其健康,预判其故障?扎根于厦门的硕橙科技有限公司,用自主研发的“机器听觉”与工业大模型,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性的答案。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福建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硕橙科技正以其硬核的科技实力与前瞻的生态布局,成为厦门乃至全国工业AI赛道上一颗璀璨的新星。

技术引领,从清华实验室到工业一线

硕橙科技的故事,始于一项顶尖的科研探索。其核心技术最初源于清华大学研究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室——在那里,对复杂声音信号的监测与分析是确保实验安全的关键。正是这套高精度的“噪声听诊”技术,成为了硕橙科技创业的基石,让其迅速在国内预测性维护领域脱颖而出。

硕橙(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世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16年成立以来,硕橙科技坚持全栈式自主研发,构建了从智能硬件、核心算法到多模态数字基座的完整技术体系。公司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均拥有十年以上工业领域实战经验,使得其技术从诞生之初就紧密贴合工业现场的真实需求。目前,公司已拥有知识产权100多项,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标准5项,员工200余人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

生态赋能,“九畴”大模型破解工业落地难题

面对大模型的技术浪潮,硕橙科技凭借在工业领域沉淀的高质量数据集与深厚的行业知识(Know-How),快速推出了国内首个垂直领域的工业大模型——九畴工业大模型。

“九畴大模型采用‘大模型加小模型’的混合架构,有效解决了通用大语言模型在工业领域‘水土不服’的难题。该模型能够深入赋能智能运维、产品质检、安全监测、智能排产等工业全流程,将AI从‘单点工具’升级为‘系统级大脑’,为客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

场景落地,让AI技术扎根千行百业

技术的价值在于应用。硕橙科技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钢铁冶金、城市生命线、食品饮料、日用化工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在某国有企业的生产线上,价值千万的高速进口包装机因原厂限制无法进行硬件改造。硕橙科技通过非接触式的噪声监测方案,实现了对设备24小时不间断的“健康听诊”,故障预警准确及时,避免了因意外停机造成的巨大损失。

“在厦门本地,硕橙科技与市政、水务、轨道交通等企业深度合作,为城市‘生命线’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在一条电子元器件产线上,传统的人工听音质检环节效率低下且依赖老师傅的经验。硕橙科技通过声音与振动融合分析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全检式的精准质检,不仅大幅提升了良品率与效率,更将宝贵的专家经验得以数字化传承。”陈世林说。

扎根厦门,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作为一家从厦门走向全国的企业,硕橙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这片创新沃土的滋养。公司去年完成了由高新科创、厦门创投等本土投资机构参与的C轮过亿元融资,正处于D轮融资阶段,业务辐射全国并积极拓展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

陈世林还表示,公司将继续秉持“让每一台设备健康运行”的初心,依托厦门优越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本地国央企、标杆工厂的合作,积极融入厦门市打造人工智能密度最高城市的战略布局,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厦门高质量发展贡献“硕橙力量”。

未来,这家兼具科学家精神与工程师文化的企业,将继续以卓越的工业智能技术,守护工业设备的稳定运行,助力中国智能制造行稳致远。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杨菁)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