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六个“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在厦门海悦山庄酒店隆重举行。(邓诗于 摄)
11月1日,第六个“厦门企业家日”大会在厦门海悦山庄酒店隆重举行。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等市领导与百余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布权威榜单,研判经济态势,并围绕厦门市“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路径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大会释放出厦门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强烈信号,展现了政企同心、携手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坚定决心。
民营经济百强榜单发布 凸显韧性与活力
大会伊始,厦门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雪敏发布了“2025厦门市民营企业100强”系列榜单。该榜单由厦门市工商联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共同评定,以企业营业收入为主要依据,清晰勾勒出厦门市民营经济“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的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显示,百强企业入榜门槛升至19.61亿元,营收总额与税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79%和14.79%。尤为亮眼的是,研发经费总额达140.52亿元,同比增长超20%,科技创新五十强中制造业企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彰显了厦门民营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转型升级成果。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民企“主力军”地位稳固
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燕添在会上介绍了厦门市民营经济发展态势与营商环境建设成效。一系列扎实数据印证了民营经济作为厦门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地位:贡献了全市超五成的税收、GDP和就业,经营主体占比超过97%。在今年1-9月,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6.6%,高于全市GDP增速;民营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4%,成为外贸“压舱石”。
黄燕添同时介绍了厦门市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系列创新举措,包括“经营主体高效退出新机制”、“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等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这些举措体现了相关部门的主动作为和创新精神,展现了厦门致力于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市委、市政府通过系统政策破除准入难、创新机制破解融资难、法治数字赋能优服务、坚定决心整治清欠难等一系列组合拳,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企业家建言献策 共谋“十五五”发展新篇
在大会的建言献策环节,八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领军企业家代表依次发言,结合四中全会精神与厦门“十五五”规划,贡献真知灼见。
厦门市工商联主席、恒兴集团董事长柯希平提出要抓好“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产业体系”和“营造新生态”三个关键。奥佳华集团董事长邹剑寒分享了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挑战、通过建设海外供应链和加大研发实现逆势增长的经历,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韧性。瑞幸咖啡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分享了企业在厦门支持下涅槃重生、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历程,并表示将努力将瑞幸打造成宣传厦门营商环境的新名片。
此外,盛屯矿业、九牧集团、安井食品、保沣集团、绩牛智能科技的企业家代表也分别就新能源产业集群、智能家用机器人产业、食品产业国际化、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充分体现了厦门企业家的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
明确“十五五”发展路径 政企携手赢未来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在总结讲话中向全市企业家致以节日问候,并深入阐述了如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他回顾了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并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厦门加快城市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崔永辉明确提出,厦门“十五五”时期的转型升级将按照“3+1”总体框架展开:即推动城市功能定位向“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转型、经济结构向“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空间格局向“海湾型城市”调整,并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他深情寄语广大企业家勇担时代重任,与厦门共同进步、共赢发展,强调“企业好,厦门才会好;厦门好,企业会更好”,市委、市政府将竭尽所能为企业创造法制健全、安心舒适的发展环境。
大会在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大会不仅是一次节日的庆典,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和征程的启航,为厦门“十五五”时期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了强劲的信心与动力。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邓诗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