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永福小花朵开出大产业

漳平永福小花朵开出大产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8 14:2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西山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种植经验,我们充分发挥本地的独特优势,实行‘一社一心带三园’(即合作社、花卉中心和杜鹃花谷、鸿浩园、三藤生态园)发展战略,加快一产、三产深度融合,走出一条花卉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发展之路。”7月30日,西山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陈东海在接受采访时说。

永福素有“高山花园”的美誉,花卉栽培历史可追溯至700多年前。目前,花卉种植面积已增长至5.6万亩,种植户约5000户。其中,杜鹃花种植面积达3.8万亩,仅造型杜鹃花就有2.3万亩,产量占全国市场的80%左右。不仅如此,花卉品种也日益丰富,现已涵盖杜鹃花、茶花、君子兰、红掌、凤梨、兰花等30多个品种。

早期,永福花卉种植以小规模庭院式为主,种植面积仅约1万亩,品种单一,多为传统杜鹃花,色彩和形态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且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导致产量低且质量参差不齐。1991年,永福花农陈木荣、张寿丰等引进西洋杜鹃,并在“木荣杜鹃花园艺场”试种成功。作为“苗一代”,他们积极推广技术、开拓市场,在品种选育、栽培设施、花期调控、造型创新等方面不懈探索。

近年来,永福镇积极推动花卉产业提质增效,以向“精”要价值为导向,其中鸿浩园的成功案例尤为瞩目。鸿浩园负责人黄艳凭借专业知识,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养方向,将一盆盆杜鹃花打造成造型独特、备受青睐的盆景,极大提升产品附加值。同时,借助“互联网+”搭建电商直播平台,市场从省内、国内拓展到海外。如今,鸿浩园杜鹃花种植面积20亩,品种近千种,每年销量可达2-3万单。

为更有力推动花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陈东海牵头创建“链上花”党建品牌,创新组织架构,成立漳平市首个村级党总支。该党总支下设直属、十里花街花木合作社、农家乐、电商等四个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借助党建优势助力花卉产业发展。“在‘一社一心带三园’模式中,合作社发挥整合资源、协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对于西山村的花卉产业发展,陈东海有着清晰而具体的规划,“接下来,我们将对十里花街进行优化改造,打造‘前店后圃’模式;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独特、珍稀的花卉品种,满足高端和定制化市场的需求。”

(陈惠|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