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区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海沧区创新推行“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9 18:2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8日下午,厦门市海沧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拿地即开工”暨“四证同发”服务模式。海沧区政府副区长王宇成出席并介绍了该区在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重要举措与成效。

发布会现场。(供图)

据王宇成介绍,长期以来,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需依次办理规划、用地、产权、施工等多个许可,环节多、流程长、成本高,严重影响项目落地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为破解这一难题,海沧区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首创并首推“拿地即开工”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机制创新、部门协同、靠前服务、并联预审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审批服务从“被动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实现了审批效率大幅提升、企业成本显著降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海沧区“拿地即开工”改革的标志性起点是2024年7月,成功实现厦门市首宗“拿地即开工”项目——鑫朋工贸增资扩产项目“四证齐发”(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从数月压缩至几天,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2025年7月,海沧区再度创下厦门市首宗非工业“交地即开工”项目(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项目)的纪录,将改革红利从工业领域拓展至酒店、会展等综合性项目。今年9月,达昊精密零部件智慧工厂项目在交地当日即实现“四证齐发”,创下厦门市“拿地即开工”最快速度,展现了改革效能的持续提升。

在审批效率方面,通过“四证齐发”模式,企业从拿地到具备开工条件的审批时间由原来的2-3个月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效率提升约95%。在企业成本方面,该模式极大降低了企业在审批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和时间机会成本。以鑫朋工贸项目为例,项目前期成本降低30%以上,从拿地到投产周期平均缩短6-8个月。在招商引资方面,高效的审批服务成为海沧吸引投资的“金字招牌”。2023年、2024年,海沧连续两年在厦门市招商引资实绩竞赛中排名第一。2025年1-9月,新签约项目396个,累计签约额17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0%。

此外,海沧区在推进“拿地即开工”改革中,形成了“八办”协同的工作闭环,即招商办、规划土地办、产业办、征收办、前期办、重点办、服务办、督查办各司其职,确保项目快供地、快建设、快贡献。同时,构建了“部门周调度、分管领导旬调度、主要领导月调度”的三级协调机制,实行“两化三单”工作法,推动问题清单化管理、闭环落实。

海沧区还建立了“要素保障+设施配套”双线服务机制,为每个项目配备服务指导小组,推行水电气网“一口登记、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同步施工”的联动报装模式。依托4个街道分中心和专项分中心,构建了“区街联动、专业对接、全域覆盖、全程保障”的服务网络。

海沧区住建和交通局住建科、重点办负责人陈云平表示,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旨在破解企业审批环节多、周期长、成本高等现实难题,推动政府角色从“监管者”向“服务者”转变。下一步,海沧将从推动“全覆盖+精准化”服务升级、深化“数字化+机制化”监管赋能、强化“考核+激励”双向驱动三方面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记者:胡美东 实习生:邓诗于)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