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经过工作人员几天的连续施工,顺利完成了10千伏堂朱线防雷改造升级工程,不仅让这条承担着23个行政村、1.8万户居民用电重任的“生命线”穿上“防雷铠甲”,更以“零感知”停电的创新保电模式,为冬日里的永定百姓织就了一张“用电无忧”的温暖屏障。
此次改造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构建了“避雷器+绝缘子+瓷横担”的三重立体防护体系。工程团队在3.2公里线路关键节点安装了28组间隙避雷器。同步加装的400余只瓷瓶和数组瓷横担,精准匹配“提绝缘”防雷策略,为线路防雷抗灾提供支撑。
为最大程度降低停电改造对居民用电的影响,该公司采用“发电机+发电车”双保障模式,快速搭建临时供电系统,实现作业期间电力持续稳定供应,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用电不受干扰。
此次改造不仅是应对冬季雷暴的“应急之举”,更是构建“全季防护”体系的关键一环。这道由科技与民生共同织就的“防雷屏障”,不仅守护着万家灯火,更将有效提升电网防雷抗灾能力。下一步,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将继续优化设备运维策略,利用无人机巡检、红外测温等技术手段,加强对电网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全力保障高温、雷雨等极端天气下的电力可靠供应,真正做到“雷雨未至、防护先行”。
“此次改造工程体现了电网企业从‘被动抢修’向‘主动防御’的智慧转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史雷击故障情况,结合电网‘山海差异化防雷策略’对线路进行防雷综合大修,大大提升了设备健康水平。”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堂堡供电所所长卢禹先表示。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 通讯员:熊川 戴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