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丝路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峰会福州举行 中外电影人共享拍摄心得

第六届丝路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峰会福州举行 中外电影人共享拍摄心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20 13: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制片人黄建新、电影《血战钢锯岭》制片人史雷永、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法国导演菲利普.穆勒做客峰会 杨洁摄

中国日报福州10月20日(记者 胡美东)10月19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中外电影合作峰会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召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制片人黄建新、电影《血战钢锯岭》制片人史雷永、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中法合拍片《夜莺》的法国导演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yl )等嘉宾做客峰会。

峰会中,各位嘉宾就“电影如何为城市赋能,助力城市文化影响力提质增效?”“发展城市拍摄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产业发展有怎样的正向影响?”“以福建以及福州为例,共同探讨打造丝路沿线经济带城市大外景地的可行途径”等主题发表演讲。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制片人黄建新发言 杨洁摄

 “福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又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城市。”《血战钢锯岭》制片人史雷永认为,福州在打造丝路沿线经济带城市大外景地上具有很大优势。连日来,他带着新电影项目深入有福之州,发现了许多美丽且有意思的东西。他还分享说,中外电影合作要从好故事出发,不用刻意去讲是中国的故事还是美国的故事,只要是好故事就一定有市场。

黄建新说,福建有很天然、特色的自然风景和城市建筑,可以拍出当地特色的外景地作品。当然也要尽可能的开发出一些可持续性的外景拍摄地,这样电影拍摄完成后,场地还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他还举例,英国是一个很适合拍电影的地方,很多好莱坞导演选择在英国拍摄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很多整体水平很高的专业人士,演员、拍摄组专业、素质高,比在好莱坞拍摄电影要容易。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培养更多专业、素质高的当地人才,以及培养当地文化特色,建设当地特色的外景,从而吸引更多的电影人来当地拍摄。”黄建新说。

俄罗斯电影海推集团CEO叶卡捷琳娜也表达了对福州的喜爱:“我才来福州2天,但遇到了很多热情的人们,特别是这里的古建筑让我印象深刻。中俄城市间要多多来往、交流,福州就是很好的选择。”她还表示,中外电影合作要更加广泛、深入,因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开始分享、交流,“今后我会带更多俄罗斯电影导演、制片人、演员来参加电影节,或许我们还可以合办大师班。

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的首部华语电影《闻烟》去年杀青,讲述的就是一个中国故事。取景阶段,他和团队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最终选定云南腾冲和昆明作为主要拍摄地。“中国土地辽阔,各个地方都有许多想象的空间,最终我们选定云南是因为服装师对那里特别着迷,因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未来希望能到更多的中国城市去拍摄。”泷田洋二郎说。

菲利普.穆勒说,《夜莺》这部电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因为中国的电影市场和电影风格都很不一样。他认为,剧本对一部电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两国编剧可以互相到对方的城市待上一段时间,学习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然后再一起创作,这样才更能拍出适合两国口味的电影作品。同时,他还谈到了舞台、服装、灯光和演员的重要性。舞台和服装造型对他来说就像是脑子里的一幅油画,演员对他来说也很重要,他一般根据自己的直觉选择演员。比如《夜莺》里面的父母角色,里面的儿童角色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果选错了孩子,直接影响到电影质量,所以他是幸运的。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福州)中外电影合作峰会,旨在打造中外电影合作的新引擎,探讨合作发展的共赢之路。峰会通过开展中外合作高端对话、城市外景地运营及服务经验交流分享等系列活动,从而建立民间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国家间电影政策落实,为中外电影合作发展谋求新机遇。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