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漳州11月6日讯(本网记者 林永清)在忙碌的白天过后,喧嚣热闹的夜晚是城市生活的另一片天地。夜色中,走在漳州古城街道上,吃上漳州最地道的小吃,感受这千年古城的慢生活;在闽南水乡,这里有别于漳州古城的喧嚣,正在成为晚上漳州市民爱去的地点……
随着漳州市区夜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休闲业态更趋于多元化,市民开始从吃购为主的夜经济消费,向文化、体育、休闲消费拓展。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不仅洗去了人们一天的疲惫,也在无形中点亮了漳州城的夜经济,为这个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11月5日晚,“e路同行‘漳’显魅力”2019全国重点网络媒体漳州行先后来到闽南水乡和漳州古城,欣赏漳州市区夜景,感受了一番这里的“夜经济”。
夜色水乡成为漳州新“打卡点”
夜风习习,灯光摇曳,小桥、流水、亭台、红砖古厝……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闽南水乡夜色分外浪漫迷人。
“真是太美了,这里的闽南建筑很有特色!”看到闽南水乡的夜景,环球网记者吴丹如是赞叹说到。
当晚,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在闽南水乡为媒体记者准备了文化盛宴——国家非遗项目漳州锦歌表演、东美糕制作技艺展示,并准备了长泰坂里红酒。媒体记者们一边品尝东美糕、喝点红酒,一边欣赏锦歌表演。“虽然听不懂锦歌唱的内容,但是他们的装扮,还有唱的旋律,都很美丽。”澎湃新闻记者孙艺真如是表示。
虽然今年才开园,但闽南水乡的夜景工程已名声在外,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来。
据悉,闽南水乡示范段注重把历史文化遗存与景观建设紧密结合,从设计到施工坚持“建新如旧”原则,在项目征迁中对“砖头、石头、木头”等本地古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凸显“闽南风、漳州味”。
今年7月份,漳州龙文区举行今年第三次招商项目签约仪式,首批18个项目集中签约入驻闽南水乡特色小镇,目前示范段内已有25家商家、企业入驻并开业,涉及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办公等领域。下阶段,招商单位将重点引进一些酒吧、民宿、文创等业态,打造具有漳州特色的滨水夜经济,不仅如此,未来闽南水乡还有望增设游船,串联闽南水乡、上美湖和湘桥湖,同时搭建舞台,策划组织一批主题鲜明的“水乡之夜”文化休闲活动,不断提升“夜经济”消费品质。
新业态、新生活、新创意,闽南水乡正逐步形成新的人气集聚点和新地标,将更好点亮城市“夜经济”。
漳州古城赶上“夜”的“潮流”
沿着明清古街,媒体记者们来到了漳州古城。“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自实施夜景工程起,漳州古城的热闹便从白天延续到了夜晚。
在漳州古城核心区街道两旁,网红冰淇淋、奶茶店前时常排起了长队。府埕老街上,也开了几家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咖啡馆、小酒馆。特别是夜景工程实施后,这条老街便更加热闹起来了——面煎粿、莲子圆、麻糍、肉粽、卤面、沙茶面、四果汤,夜幕降临后,这些具有漳州特色的小吃店总还能留住那些行色匆匆的脚步。
当晚,在漳州古城办主任李海光的带领下,媒体记者们不仅对漳州古城文化历史有了初步了解,还感受了一把漳州古城的“夜经济”。沿着延安南路,参观了漳州古城记忆馆;走在台湾路,感受了漳州古城地道的民情;在香港路,那些老建筑还有古石牌坊,让媒体记者们流连忘返;在漳州府埕,打亮后的老街更加热闹,咖啡馆、小酒馆常常引入驻足……
“变化太大了!”华声在线记者刘畅畅表示,她在漳州上的大学,这采风行是她毕业后首次回到漳州,“跟以前相比漳州古城变化太大了,特别是夜景工程建成后,漳州古城更亮了,也更有了‘夜生活’了!”
漳州古城,是漳州千年历史文化中最精华的核心部分。2014年10月,漳州古城保护建设(一期)项目启动实施,今年初开始,漳州古城又对损毁路灯进行全面维修,并把夜景灯光往纵深延伸,空间不断拓展,引导人们走入古城更深处。此外,漳州古城记忆馆、漳州灯谜艺术博物馆、漳州非遗展示馆、徐竹初木偶艺术馆和漳州南词传习所、漳州非遗展销中心等“四馆一所一中心”也都建成开放,古城人气不断提升,成为漳州城市的“会客厅”。
夜晚的古城,流光溢彩。华灯初上,当略显朦胧的灯光照射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被激活后的漳州古城,正逐渐热闹了起来,赶上了“夜”的“潮流”。
“夜经济”带动漳州旅游经济
无论是漳州古城,还是闽南水乡,漳州的“夜经济”正散发出魅力,争当“月光先锋”。
在今年漳州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全域旅游重点提升旅游六大要素,优化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月光经济’(即夜经济)产品,强化精准营销,持续打响花样漳州品牌”。发展“夜经济”被列入了2019年的漳州市旅游工作计划。
“夜经济”对于拉动漳州当地消费的增长潜力巨大。根据漳州市文旅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上半年,漳州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037.73万人次,同比增长16.6%,其中过夜游客1116.79万人次,增长11%,占全市旅游总人数的54.8%。这些游客都是潜在的“夜经济”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