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 泉州推动“文明探视”常态化

以点带面 泉州推动“文明探视”常态化  在市第一医院骨科住院病区,病人和家属在门禁前接受体温检测,出示相关陪护证件供检查。

以点带面 泉州推动“文明探视”常态化

来源:泉州网 2020-04-07 13: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疫情防控不松懈 管理服务上台阶

以点带面 泉州推动“文明探视”常态化

在市第一医院骨科住院病区,病人和家属在门禁前接受体温检测,出示相关陪护证件供检查。

疫情期间,为防止人员聚集造成交叉感染,我市26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住院管理,推行定时限时探视、“一患一陪护”乃至谢绝探视、“无陪护”制度,深受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欢迎。

昨日,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暖心服务”三年行动成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维护院区环境和秩序,尽量让患者得到足够休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我市将试点推广“无陪护病房”,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落实“文明探视”常态。

□记者 郭雅莹 通讯员 彭沛演 文/图

试点“无陪护病房” 专业事让专业人做

作为我市唯一一家县级三甲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在三年前就已经在全市率先试点推行“无陪护病房”。“所谓‘无陪护病房’,即住院患者的医学护理、生活护理等工作均由病区责任护士负责,无需家属陪护。”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尤夏洪介绍说,“极个别情况特殊的患者,最多也只允许固定一人陪护。”

走进该医院的妇产科住院病区,除了值班护士和个别偶尔按规定时间来探视的家属外,病区走廊上鲜有人在,整个病区显得十分安静、整洁,护士长吴玉如告诉记者,自从医院推行“无陪护病房”以来,护士除了负责病人的日常医疗护理以外,还需要兼顾病人的配餐、陪检以及新生儿照料等工作,虽然服务内容相对增加了,但管理反而更有序更细致了。“实行‘无陪护’后,护士与病人接触多了,交流多了,病情观察也更仔细了,听到的表扬也多了,工作也更有干劲了。”吴玉如说。

“‘无陪护’实际上也‘解放’了家属,特别是需要上班的。‘无陪护’让我们轻松了很多。”在病区,记者遇到了来为二胎产妇送东西的姜女士,她告诉记者:“第一胎就是在这里生的,我们很信任这里的医护人员,照顾产妇他们专业多了,专业的事就让专业的人做,家人都很放心。”

实际上,疫情期间,我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也已普遍推行了“无陪护”或“一患一陪护”的管理方式。“病区设置门禁,原则上只允许一人陪护,每位陪护人员需要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和每日体温检测等健康管理,有的医院会给家属制作陪护证或陪护卡,进出病区凭证凭卡,劝导病人或陪护人员不要串门,不仅有效降低了院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有效保障医生、护士查房效率,也让病人得到更多更好的休息,每个病区环境和管理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过后,我们将由点及面,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一患一陪护’,并在有条件的医院广泛推行‘无陪护病房’,进一步巩固成效,为患者家属营造更好的医院环境。”

提倡不探视少探视 让病人更安心静养

对于许多人来说,亲朋好友住院前去探望是人之常情。疫情期间,为防止交叉感染,降低疫情风险,公立医院均推出定时限时探视或是谢绝探视的病区管理政策,市第一医院就是其中之一。记者昨日在该院城东院区住院部骨科病区看到,原本熙熙攘攘的病房走廊上显得格外安静空旷。

“没有了探视的人来人往,整个病区都安静了,很多病人都休息得非常好,有助于病情恢复。”护士长陈美君说,疫情期间,医院严格落实住院病区“谢绝探视”和“一患一陪护”制度,除陪护人员外,病区没有外来人员,极大促进了病区环境的改善,“医护人员工作也更加专注,效率也更高了。”

“父亲在住院期间,我们谢绝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探视,大家都表示很理解。”市民徐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来探视是出于好意,但过度的探视实际上也增加了患者和陪护家属的精神负担,特别是上午医生护士查房、晚上患者休息时间,给病房带来许多不便,不仅影响医生查房质量,也影响邻床患者,还存在感染风险。最不好的是影响患者,本应好好休息养病,却常常不得不打起精神应酬,病房也因此难免嘈杂,影响休息:“如果今后推广不探视或者少探视,我们也是很支持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到医院探视的市民大多也是碍于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以及所谓“面子上过不去”。“推行‘文明探视’,我们肯定支持欢迎,这样不仅可以让病人更好休息,让医生护士更好地工作,就像疫情期间,很多人就没有去医院探视,大家慢慢习惯了,通过电话或微信慰问关心也是一样的。”市民王先生表示。

“提倡不探视、少探视等文明探视方式,本意也是希望能够还病人和医护人员一个良好的恢复及工作环境,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大市民对疫情期间各医院实行的探视严规的理解和支持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接下来,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动‘文明探视’常态化,进一步提倡不探视、少探视的新风尚,宣传倡导文明探视礼仪,让这种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

(郭雅莹)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