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孩子”痴迷捏泥塑 作品打动艺术家(图)

因为儿时的一场病,安溪金谷镇金东村吴剑瑜的智力停留在七八岁,不过,他凭借着天赋和记忆力,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雕塑作品。

“傻孩子”痴迷捏泥塑 作品打动艺术家(图)

来源: 泉州网
2020-05-18 13: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因一场高烧,32岁的吴剑瑜智力停留在七八岁

吴剑瑜和陈文令(右一)在泥塑作品前合影留念

泉州网5月18日讯(记者 吴志明 文/图)因为儿时的一场病,安溪金谷镇金东村吴剑瑜的智力停留在七八岁,不过,他凭借着天赋和记忆力,创作了一个又一个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引起了当代艺术家陈文令的关注,对方甚至让他去北京帮忙。近日,记者来到吴剑瑜家中,欣赏他创作的作品。

从电视上学习 捏出各种各样的泥塑

这是一座还没有装修的楼房,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摆满了吴剑瑜的作品。有张牙舞爪的麒麟、龙,有憨态可掬的奥特曼,有正襟危坐的皇帝,有端庄祥和的妈祖,还有活泼俏皮的孙悟空、活灵活现的大鹏鸟、惟妙惟肖的济公……此外,还有没上色的鸭、狗、牛、兔子、眼镜蛇以及茶壶、茶杯、鱼等物品。

记者注意到,这些雕塑除了外形酷似,细节也做得很到位,比如麒麟血红的舌头、山羊下巴的胡子。吴剑瑜的堂弟吴旭渠介绍说,这些作品大多是用普通的红土搅拌水泥制作成的,都是由吴剑瑜单独完成。在制作麒麟、龙、孙悟空等大件物品时,吴剑瑜都先用铁线、水管等物品,将结构搭好,然后再附上泥塑。而像金箍棒、大鹏鸟手上拿的枪等,也都是他自己砍木头削成。

当记者询问吴剑瑜几岁开始捏泥巴时,他说已经记不清了。但其表示,最早捏的恐龙和怪兽,都是从电视里学来的。在二楼的房间里,有一沓厚厚的画作,里面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吴剑瑜说,他在电视上看到后,就会将形象画下来,然后去田里挖来黄土照着样子捏,之后再上色。

吴剑瑜对捏泥塑特别着迷

从小痴迷泥塑 作品受到艺术家青睐

在现场,吴剑瑜话不多,甚至记者问他几岁时,还一度说自己28岁,家人帮忙纠正说已经32岁了。吴剑瑜的姐姐吴娟娟介绍,弟弟周岁时发了一场高烧,家人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救治,先后治疗了十几天,“现在的智力估计和七八岁的孩子差不多。”小时候家人有送他到学校读书,但他不肯去,经常半路就躲起来没有去上学,最后只读了一年级就辍学了。因此,吴剑瑜不会说普通话,手机也不会用。

“他从小就喜欢玩泥巴,经常到附近田里玩,后来就带回家里捏。”吴娟娟说,弟弟对捏泥塑特别着迷,有时候早上就开始捏,一直到中午都不肯吃饭,晚上七八点吃晚饭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雕塑,他可能有一定的天赋,记忆力也很好。”吴旭渠说,当代艺术家陈文令知道吴剑瑜的事情后,来过他们家,并在去年9月份请他到北京帮助他创作。当时,吴剑瑜去故宫里玩过,回来后就凭着记忆捏出了一个皇帝。

受邀前往北京 合作完成《普渡之桥》

《罗博报告》对陈文令的专访报道《陈文令:绵延的“魔幻现实”》中写道,机缘巧合,在去年陈文令认识了老家邻村的“傻孩子”吴剑瑜。“他1岁的时候发高烧,脑部受损,已经32岁,智力却只有8岁儿童的智力,所以村里人都叫他‘傻孩子’。他没读过书,但唯独爱做雕塑。他的泥塑很打动我。”

陈文令在吴剑瑜的作品中看到了很多被学院派禁锢之人不具备的优良特质,那种稚拙、粗糙感和不受约束等特质,正是很多职业艺术家梦寐以求的,这也是对学院派和成人逻辑的极大反讽和提示。于是陈文令把吴剑瑜邀请到北京,与他共同合作完成《普渡之桥》。陈文令还将这次合作的过程拍成了纪录片,并表示,未来还将与吴剑瑜合作。

(吴志明)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