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甜蜂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吴攀峰:科学养蜂让生活比蜜甜

(记者 王树帆)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南安向阳乡汇甜蜂业家庭农场,只见一排排带着编号的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下,小蜜蜂进进出出,很是热闹。汇甜蜂业也被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孵化创业团队68个,养殖蜜蜂5000群,林下养蜂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汇甜蜂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吴攀峰:科学养蜂让生活比蜜甜

来源: 泉州网
2020-07-29 17:3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吴攀峰(白衣)将养蜂手艺传授给乡亲 (陈起拓 摄)

泉州网7月29日讯 (记者 王树帆)驱车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南安向阳乡汇甜蜂业家庭农场,只见一排排带着编号的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林下,小蜜蜂进进出出,很是热闹。“以前养蜂只是小打小闹,没想到现在能把事业做大,还帮乡亲一起过上好日子。”已经拥有10多个养蜂基地的农场负责人吴攀峰谈起养蜂致富路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可喜的变化与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教授周冰峰有关。原来,周冰峰在一次实地考察中发现,向阳乡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近90%,非常适宜发展蜜蜂养殖业,但现状是只有零星的农户养蜂,且规模较小。2017年1月开始,周冰峰与吴攀峰结对开展合作帮扶,推广应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的中华蜜蜂规模化饲养、中华蜜蜂健康高效养殖等新技术,以点带面,促进当地蜜蜂产业的发展。

“以前养蜂都是依靠父辈积累的土方法,新技术让我们很快突破了发展瓶颈。”吴攀峰举例,以前由于缺乏技术突破和管理能力,最多时候只能饲养100群蜜蜂,“周教授根据我们这边中华蜂的特点,教我从蜂种优育入选,筛选出寿命、体型、抗病率更强的蜂王,从而提升蜜蜂繁殖率。”三年之间,吴攀峰的养蜂数量由不足100群发展到1000多群,年产蜂蜜6万斤。

在提升蜂蜜品质方面,吴攀峰也得到了真传。采访中,他随机打开一个蜂箱,只见中间夹有一块隔板。吴攀峰说,“别小看这块板,它将蜂箱分隔成 ‘子房’和‘蜜房’,避免了蜂王产卵过程中的分泌物流到‘蜜房’,产出的蜂蜜更加纯正、清甜。”

得益于科技的保驾护航,吴攀峰的收入比三年前增加了十多倍,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舒心。原来一家老小居住在破陋祖厝,如今已经搬进崭新的三层楼房,祖厝则被改造成“蜜蜂科普馆”,供游人参观,父亲闲暇时担任导游解说,有时候帮忙管理蜂箱,吴攀峰则主抓市场营销和推广,“甜蜜”事业一天比一天有声有色。

吴攀峰尝到养蜂的甜头后,还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今年已65岁的吴淡水,在吴攀峰的帮助下养殖蜜蜂45箱,仅一个季度就增加收入1万多元,成功摘掉了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帽子”。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近年来,吴攀峰累计向贫困户赠送种蜂200多群、蜂箱500多个,还亲自将手艺传授给大家,带动79户脱贫。汇甜蜂业也被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孵化创业团队68个,养殖蜜蜂5000群,林下养蜂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王树帆)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