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七中沟后古榕公园
都督巷古榕公园
许厝埕布置的景观小品
古榕巷与许厝埕路口的街头绿地
9月1日,泉州晚报旅游版以《歇歇脚 感受古城小绿地的微幸福》为题,报道了为达到“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5分钟休闲生活圈的目标,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古城植绿”等行动,通过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破硬复绿、立体绿化等举措,在老城区的街头巷尾开展植绿、增绿、补绿和护绿行动,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让老城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原来老城区新增了这么多美丽的街头小公园,我们竟然都不知道,打卡安排起来。”报道推出后,许多市民在惊讶之余,纷纷希望记者推出“续集”,继续多为大家介绍这些藏在古城深处的美丽绿色空间。
在泉州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继续“探绿”古城,为市民介绍老城区几处较具代表性的绿地。□记者 黄宝阳/文 陈晓东/图
东门头口袋公园
地址:鲤城区东街与崇福路交叉口,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
建设思路、过程:保留原有生长繁茂的乔木,清除林下杂乱的地被,改为透水砖,增设公厕、休闲平台、休闲廊架及坐凳,供市民休闲娱乐。
看点:主入口处建有一面闽南建筑出砖入石风格的弧形景墙,古意悠然;划分锻炼、下棋、电影放映等功能区,十分方便;设置有许多石座椅、树形凳等,每天晨昏都有许多周边的居民来此运动、下棋、纳凉,生活气息十足。
新门街尾口袋公园
地址:位于鲤城区新门街与江滨北路交叉口,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建设思路、过程:移除原来长势欠佳的植被、对地形进行堆坡改造,增加园路、汀步,建成人行游览动线;梳理原有密不透气的竹林,布置景石、种植耐阴性的小乔木、观花色叶灌木,结合原有乔木形成组团式空间,增加景观层次。
看点:位于新门街尾的这个口袋公园,与临漳门仅一步之遥,人不多,十分幽静。公园树林茂盛,树荫浓密,盛夏显得非常清幽;因设计施工时有意在渠边临水区域增设休闲平台,将内沟河环抱其中,平添了几分诗意。
七中沟边古榕公园
地址:位于鲤城区临江街道隘南社区七中沟边,总面积约500平方米
建设思路、过程:以保护古榕树为出发点,拆除了影响古树生长的旧石构房屋及窄小树池,增设石凳、修复临水栏杆,结合原有内沟河边绿地建成古榕公园。
看点:地铺采用透水透气的条石、地砖等古旧材料,富有复古气息;身处居民区中,居民推门即到公园,十分方便;与七中一墙之隔,书香氛围浓郁,还能聆听琅琅读书声。
都督巷古榕公园
地址:位于鲤城区北门街都督巷内,面积约600平方米
建设思路、过程:清理原古榕下的杂乱树木,使之通透视线,使古榕优美古朴的造型重新完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榕树下布置休坐空间,使用红砖、块石等材质进行空间的营造和地面的铺设。
看点:这个公园虽然不大,却十分有特色,古榕巨大的树冠,就像一把天然的大雨伞,日夜为附近居民遮风挡雨。坐在树下,苍老生机勃勃的古榕,带给你的,不仅是阴凉,更有许多关于岁月和人生的思考。
花巷、许厝埕、古榕巷等街头绿地
地址:花巷、许厝埕、古榕巷
建设思路、过程:沿濠沟墘、许厝埕等街巷路侧布置景观小品、悬挂花篮以及建设许厝埕、古榕巷街头绿地等。利用古街巷现有空间,结合原有夯土墙、砖石墙等古城元素,采用具有闽南特色的石板砌筑花池,辅以种植开花类乡土树种,形成绿墙,提高绿视率;在许厝埕、古榕巷新建街头绿地,选择种植整体树形优美、树冠完整、通透的苗木,绿地内建造石亭、桌椅可供市民群众休憩、活动使用。
看点:老城区许多街巷较为狭窄,通过见缝插绿的形式,在这些街巷两侧布置花篮、绿植小品等,为古老的街巷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许厝埕与古榕巷交界处的绿地与古榕巷的口袋小公园,相距不过50米,在寸土寸金的古城,能有如此高密度的绿地,实在令人惊喜。到周边的花巷粉色天主教堂、南外宗正司遗址及诸多闽南特色古民居游览的游客,可享受更多绿意和便利。
南俊北拓—羊公巷
地址:由南俊北路至羊公巷,全长约2公里
建设思路、过程:充分利用该段道路由北往南两侧人行道、店铺前的慢行空间及多块临街可用闲置地,恢复道路行道树、在道路重要节点处增植开花大乔木、拆除临时建筑建设小微绿地以及对原有较杂乱绿地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优美的街边休闲绿地景观;注重树种选择,采用的基调树种为白玉兰、朴树、香樟及红果冬青等,为百姓休闲擎起一片绿荫。
看点:仅南俊路北拓一段,道路两侧不仅有许多层次丰富的绿植小品、网红的闽南小埕院式的口袋公园,还有多达十余处的小绿地,可能是在店铺前,也可能是巷口或居民楼下,因地制宜布置,十分巧妙。树池结合坐凳的设计及许多闽南特色石雕座椅、条石,富有特色而且方便群众休憩;沿途多个小绿地都放置有秋千椅,常有家长带孩子在此玩耍,成为闹市中一道难得的风景。
(黄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