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大桥封闭施工泉州大桥将拓改 老市民盼留存"现代文物"

刺桐大桥已封闭施工、泉州大桥也将拓改,大桥大修牵动人心——老市民盼留存“现代文物””  对此,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表示,此次改造以加固整修为主,以刺桐大桥南岸匝道处为分界线,不会动到南岸的旧收费站。

刺桐大桥封闭施工泉州大桥将拓改 老市民盼留存"现代文物"

来源:泉州网 2020-10-12 16: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刺桐大桥已封闭施工、泉州大桥也将拓改,大桥大修牵动人心——老市民盼留存“现代文物”

  刺桐大桥石栏杆上的碑石

泉州网10月12日讯(记者 张晓明 陈晓东 文/图)9日23时起,刺桐大桥迎来自1996年建成投用以来的首次整桥全面维修改造,而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泉州大桥也将进行拓宽改造。刺桐大桥上的碑石、泉州大桥上的石狮子……这两座承载着无数老泉州人美好记忆的大桥,具体改造什么?改造后能否保护好这些“现代文物”?不少老市民对此很关心。

刺桐大桥

名片 首个BOT项目备受瞩目

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泉州市跨越晋江的主要通道,泉州大桥原来的设计为每昼夜通车5000辆,可实际每昼夜通车已上升为2.4万辆,严重超负荷运行,成为国道324线及泉州市南北交通的“瓶颈”地段。

  刺桐大桥桥头的奠基石

为缓解交通压力,1994年年初,泉州市政府决定再建一座跨江大桥,并决定采用对外招商。1994年10月5日,泉州市政府正式批准刺桐大桥投资公司按照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进行大桥的建设运营。

1995年1月8日上午,刺桐大桥隆重奠基。当年5月18日,刺桐大桥全面动工建设。1996年11月18日,刺桐大桥竣工,并于1997年1月1日正式投入运营,比规定的3年工期节省了近一半时间,工程质量达到全优。

刺桐大桥的建设,开创了国内以少量国有资产为引导,带动大量民营资本投资国家重点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先河。当年《人民日报》称赞“刺桐大桥不仅是一座解决塞车、过桥困难的物质的桥,而且是一座探索、改革的桥,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造桥者的想象”。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刺桐大桥的成功建设正是体现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

建成后的刺桐大桥长1530米、宽27米,接线公路2285米,匝道2400米,其中北引桥620米,南引桥600米,全桥并列6车道,设置中央绿化分隔带,设计日通车量为2.5万辆次,桥下可通行500吨胖体海轮。

1996年至2006年,刺桐大桥作为国道324线除泉州大桥外的第二个跨江通道,起分流过境交通作用。2006年,我市继续开工建设刺桐大桥连接陈泉公路项目和连接泉州中心市区内环路高架立交桥项目。此时的刺桐大桥,是泉州沿海大通道和泉州中心市区中短距离过境的主要通道,成为我市城市快捷立体交通网络的重要部分。

部门 维修加固换栏杆铺沥青

从“体检”报告上看,已通车24年的刺桐大桥,多处处于不合格状态,影响结构安全,应立即修复。据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工程科工作人员介绍,本次项目整治范围为市级管辖部分,北起刺桐南路与宝洲街交叉口,向南终于刺桐大桥主桥南端,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27米-60米,全长约1.155公里,包括刺桐大桥主桥、北引桥及其至宝洲街交叉口的北引道路段。主要内容有:桥梁维修加固、路面沥青化、标志标线改造、检查井改造、雨水口改造、更换护栏等。

因需要将桥梁顶升进行支座更换,粘贴钢板及高强度碳纤维布,增加梁体强度,为确保桥梁维修加固施工的质量及安全,须对刺桐大桥进行全封闭。此外,桥面铺装也将进行沥青化改造,提高桥面系的整体质量。

市民 建议保存和增设石刻

从2016年1月1日起,刺桐大桥停止收费,大桥养护工作由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接管。该桥停止收费后,不少市民选择桥头南岸居家,每天从刺桐大桥的南端到北岸上班。市民张老伯的家就在刺桐南路上,20年来,他频繁来往于大桥两端。“刺桐大桥的收费站以及桥上的石刻都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也算‘现代的文物’,应该保存下来。”他表示,此次改造将更换掉桥上的石栏杆,换成样式更新的铁栏杆。他希望,原来石栏杆上的一些刻有“刺桐大桥”字样的碑石应该保存下来,包括桥头的亭子及亭内的“奠基”石都应该保护好。此外,还有老市民表示现在刺桐大桥上看不到“首座BOT模式”等字样的碑刻,大桥整修时应注重对大桥历史的修复。“建议在桥头亭子内或显眼位置增设相关的石刻,介绍下大桥的历史,挖掘城市的桥文化。”

对此,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表示,此次改造以加固整修为主,以刺桐大桥南岸匝道处为分界线,不会动到南岸的旧收费站。将重视市民的意见,对更换下的石护栏进行收集保护。

泉州大桥

名片 曾是福建省城市最长公路桥

泉州大桥于1979年12月开工建设,1984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它是国道324线泉州段上跨晋江干流的重要桥梁,是福州、泉州通往漳州、龙岩等地区及各县的交通要道。

  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是泉州大桥的标志之一

泉州大桥全长848.53米(含引桥总长2582米),桥面宽16.5米(包括人行道等),桥两侧栏杆上有花岗岩雕狮子326只、石雕白莲花328朵,大桥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当时曾被称为“福建省城市最长公路桥”。这些石狮子有的张牙舞爪,有的憨态可掬,有的趴地对峙。有趣的是,狮子们还与相隔在护栏柱头上那一朵石莲花刚柔并济,形成了一幅长达数百米的“百狮戏荷”图,在我国当代桥梁史上独树一帜。

泉州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泉州第一座横跨晋江的大桥,极大地改善了福厦公路干线泉州地段的交通状况,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

部门 人行道拆除重建加固

记者近日走访看到,泉州大桥人行道出入口设置了一块块“护栏危险、禁止跨越”的警示牌,提示市民不要越过新增设的人行道中间隔离栏。“人行道板的钢筋保护层不够,造成人行道板混凝土剥落、露筋等病害日益严重。”泉州市公路局直属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承载着326只花岗岩石狮子和328朵石雕白莲花的栏杆构件也有局部出现残破。近年来,公路部门在对人行道设置U型隔阻、限制非机动车通行的同时,也酝酿将人行道拆除重建的加固方案。

因我市计划新建一座泉州大桥“姊妹桥”,该方案被并入新建工程的配套项目中。

市民 石狮子等老物件不能丢

泉州大桥即将拓宽改造的消息引发了市民的热议,不少市民听说旧桥的人行道将拆除重建,担心会波及桥上的石狮子。“一座桥上有形态各异的326只石狮子,这在国内实属罕见,代表了泉州的石雕文化,是泉州的地标之一。”市民陈先生表示,从安全角度对大桥整修加固无可厚非,但如何保留好原有的大桥特色,需要施工部门重点考虑。

对此,记者获悉,根据公路部门已定的加固方案,泉州大桥两侧人行道将被拆掉,换成重量更轻的钢结构道板和栏杆。同时将会尽量选择和现在石栏杆一样款式的钢栏杆,保留“老泉州”记忆中的石狮子、石莲花物件。安全、完善的慢行系统是大桥拓改工程的考虑内容之一。至于旧桥人行道是先加固,还是新桥建完以后再加固,正在进一步研究。

(张晓明 陈晓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