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文能武番仔巷 巷头巷尾掌故多

巷口的老榕树静默矗立,见证世事变迁。从因阿拉伯人蒲寿庚定居所在地而得名的“半蒲街”,再到古代官兵操练演武之所的“南校场”,以及清末民初时期城南区域池塘密布……历史关于讲武巷的兴盛变迁、传说故事,极富神秘色彩。

能文能武番仔巷 巷头巷尾掌故多

来源: 东南早报
2020-10-21 11: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宣武巷三岔口

昔日热闹的古巷渐渐静谧下来

巷口的老榕树静默矗立,见证世事变迁。

1951年的溪亭小学校门

吴毅韬\绘

从因阿拉伯人蒲寿庚定居所在地而得名的“半蒲街”,再到古代官兵操练演武之所的“南校场”,以及清末民初时期城南区域池塘密布……历史关于讲武巷的兴盛变迁、传说故事,极富神秘色彩。

从中山南路宣武巷口一路往南,行至小巷巷尾,眼前的泉州总站商贸城每到夜晚灯火通明,这个泉州市区曾经最重要的交通集散地,当下泉州最大的鞋电商圈,是宋元时期古代练兵演武的“南校场”。2003年,泉州文史学者、今年70多岁的杨清江偕同一批文化学者,对古城街巷进行深入踏勘,对南校场和半蒲街的历史变迁了如指掌。

宣武巷尾

“半蒲街”湮没故纸堆 旧车站原是“南校场”

古代特区“半蒲街”

番客云集寺庙众多

“宣武巷原名‘讲武巷’,此前叫‘讲武坊’,也叫‘番仔巷’,名字几经更改。想聊这条巷子,其中离不开‘半蒲街’。”杨清江的老家就在距宣武巷不远的指挥巷里,他介绍,小巷旧称“讲武坊”,当地人因谐音称它为“狗母坊”,1935年定名“讲武巷”,1997年改为“宣武巷”,泉州旅游地图、涂门街南向入口的地名牌、道路交通管制的地名公告中均已改名。

泉州文化学者踏勘古城街巷后,曾出版《泉州古城街坊摭谭》介绍:“讲武巷是涂门街通蒲氏当年带兵演练的南校场的主要通道,因蒲氏曾在此建有讲武堂得名。”这里的蒲氏,指的是阿拉伯人蒲寿庚,他的祖先以经营香料起家,后成为广州港总揽中外贸易的番商首领,总管各国番商的生意,富甲两广。南宋中后期,蒲寿庚之父蒲开宗举家自广州徙居泉州,定居临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乡云麓村,后来蒲寿庚被提拔为泉州市舶司提举,总揽泉州海外交通贸易大权。蒲寿庚得势后,宅地就建在涂门街南侧以原泉州汽车运输公司为中心的一大片土地上,涂门街南侧至今有众多的蒲氏遗迹。

“这里历史上也叫‘番仔巷’,相当于如今的‘特区’,附近还有清净寺、番佛寺等外来宗教场所。”杨清江说,所以后人称这一带为“半蒲街”,作为泉州古港宋元繁盛的历史见证。除了讲武坊以外,附近与蒲寿庚有关的地名还有“灶仔巷”,是兵营厨房所在地;“棋盘园”,是蒲氏休闲玩乐场所;“东鲁巷”,相传蒲氏在此建有子女读书处,名叫“东鲁书轩”。

练兵演武“南校场”

如今屋楼连片繁华

如今的泉州总站商贸城,是原来的泉州运输总站,这里拟改造为泉州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这里旧称‘南校场’,东到城墙(现天后路东侧),西至溪亭社区,南抵南菜市场,北抵惠义巷,规模很大,视野开阔。”杨清江回忆,这里曾是古代官兵操练演武之所,同时也是官府处决死囚的刑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惠安农民起义领袖、巾帼英雄邱二娘即在此英勇就义,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故事,至今犹被泉州人所传颂。

“之前南校场一带十分荒凉,20世纪50年代初,新建泉州长途客运站于此,随后又在客运站的对面旧城墙内辟建货运站、国家粮库。”此后,在讲武巷与观音巷(后拓宽改称“民权路”)之间,以及后荷池西畔陆续建设了总站职工宿舍、大众旅社、大众饭店、大众澡堂,并在讲武巷中段偏南设置了晋江地区交通局、公路局。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这里成为泉州市区交通枢纽,如今已是楼屋连云、商业发达的繁华街市。

曾经水路纵横

通舟楫可至城下

“以前这一带池塘很多,水路纵横,可以从城南搭船,开到津淮街。”杨清江介绍,据1922年的《泉州市图》,清末这一带池塘密布,连缀不断,东面沿古城墙根一溜浅池残沼;西北有番佛寺池、王爷池;西南有溪亭池、关刀池;东南有虎母秋池、芦坪池;中部偏东还散布着近十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池沼,“后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填池建房,很多水系也改变了”。

他认为,从民国初年《泉州市图》所标绘的这一带池塘水系布列可以推断出泉州城南早期古河道、古沟渠的行走路线:一条由虎母秋池、芦坪池接城墙根诸池,汇入后荷池,串通释迦寺诞生池达津头浦;另一条由关刀池连溪亭池接王爷池、番佛寺池,通东观西台吴厝池达镇南桥。这些记载证明唐代时泉州“通舟楫至城下”的记述是翔实可靠的。

宣武巷55号

清末新式学堂开办

关岳庙里书声琅琅

上世纪90年代,宣武巷东边低矮的民房被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居民楼。不宽的通道两旁,错落有致地散落着寻常人家,一间间店铺次第排开,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孩子们进出校园,人声鼎沸,成为小巷的重要一景。

小巷里有一所百年老校,泉州立成小学。若时间的指针再往回拨68年,那从宣武巷走出来的几代人,或许会异口同声地说道:“这是我的母校。”有很长一段时间,杨清江住在指挥巷,从家门口徒步数十步,穿过灶仔巷,路的对面就是泉州立成小学。

1952年秋天,开学第一天,因邻居生病无法就读,背着书包的杨清江得以取得学籍成为这所小学的新生。彼时的立成小学并非位于现址,而是在涂门通淮关岳庙礼乐厅,“以前小学的大门正对着关岳庙,踏进正大门,里面有个很大的礼乐厅,厅里放着乐器和祭器”。

一扇大门,将庙宇与教室隔离开来。穿过礼乐厅,一间间教室里一阵阵清爽的读书声响起。泉州学界名流吴捷秋、傅金星、黄梅雨,爱国华侨黄舜诗、蔡若水,留美博士丁力、丁品、蔡鹰厦、蔡达木,都曾是这座学校的学生。

据记载,立成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乡绅黄抟扶等人与通淮关岳庙董事会共同创办,名为“南隅小学堂”,是泉州城内四所最早开办的新式教育小学堂之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同盟会会员曾焕濬主持校政,取《礼记》“立于礼,成于乐”之意,将校名改为“立成小学”。

1995年因城市改造,立成小学从涂门街旧址,南迁入讲武巷内。老街坊庄阿婆回忆,小学早年曾经设有三个校区,后来校园合并,校区变大,教学楼也变高了,也是小巷变迁的一部分。

宣武巷尾

古榕树旁两庙宇

兴废各异风光有别

一端是车来车往的宣武巷,一端是小商品批发店铺,如今渐渐落寞的旧车站大门口,一棵年老的大榕树静默矗立,见证世事变迁。上了年纪的老泉州人大抵都知道,大榕树附近曾有两座宫庙:灵慈宫和关帝庙。

“大榕树旁的灵慈宫,是旧时泉州最早供奉妈祖的宫庙,按照封号来看,灵慈宫比天后宫的时间更早。”杨清江介绍,2003年7月,他曾与史云山、吴乔生、郑焕章、林胜利、李玉昆、谢长寿等文史界人士,组团踏勘泉州汽车总站一带,发现榕树附近除了灵慈宫,还是关帝庙遗址。

旧车站旁的灵慈宫,是信众们为供奉妈祖而修建的庙宇,它随着妈祖信仰的传播而美名远播。文献记载,灵慈一词来源于历代帝王对妈祖的褒封封号,从宋微宗宣和五年开始到同治年间为止,天后受历朝皇帝褒封,封号有“崇福夫人”“灵惠夫人”“灵惠妃”“灵惠助顺显卫妃”“灵惠协正助嘉应慈济妃”“灵惠显卫慈济嘉应善庆妃”等数十个封号,由最初的“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

旧车站大门北边,大榕树附近的另一座宫庙,是关帝庙遗址。过去泉州有七城门,七城门七座关帝庙。七座关帝庙旧址,分别位于东街忠义巷头、西门十字路西南边、都督巷口边、原新门水旱闸口东边、水门巷、涂门街。有一奇特的说法是,七城门建关帝庙,庙后右边必挖一水井,传可给关帝通向阴司;庙左后必种大榕树,传可为关帝通向天上。

据老泉州人回忆,总站旁的这座,是旧时古城南门的关帝庙。传说庙宇坐北向南,规模不大,三开间二落的硬山式建筑,后来泉安车站从侨光电影院移迁至此,原貌被改变。上世纪50年代,关帝庙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车站办公楼。而随着时间推移,七座城门的关帝庙兴废各异,风光有别。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