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约】福建宁德:“海上吉普赛人”上岸圆了安居梦 外籍记者盛赞宁德扶贫成果

26日,“中国有约•遇见福建”2021年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访记录了宁德摆脱贫困,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宝贵经验和成果。

【中国有约】福建宁德:“海上吉普赛人”上岸圆了安居梦 外籍记者盛赞宁德扶贫成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27 16: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宁德5月27日电(记者 李欣 胡美东) “忆昔日居住连家船满江漂泊,想今朝上岸住新房倍感党恩。”这是在宁德溪邳村群众服务中心门口的一副对联,横批是“安居乐业”。寥寥数字,真切地反映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连家渔民几十年来从海上漂泊到上岸定居的巨大变化。

26日,“中国有约•遇见福建”2021年国际媒体采访团来到了福建宁德,与宁德当地的村民深入交谈,走访记录了宁德摆脱贫困,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宝贵经验和成果。

走进宁德溪邳村,清澈湛蓝的海边,伫立着一栋栋精美的三四层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几位渔民在自家门口席地而坐,编织渔网。村里的老人在自家门口悠闲地踱步、晒太阳。

如今的溪邳村村容村貌。(张艺涵 摄)

渔民在自家门口织渔网。(张艺涵 摄)

然而,几十年前的溪邳村村民的生活却是另一番景象。曾经当地的渔民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这个叫法虽然听起来浪漫,但是对于连家船民来说却是真真切切的心酸与无奈。他们以船为家,常年在海上浮沉,一条渔船几张旧渔网就是他们全部的家当。渔船上,破旧不堪,没有水,没有电,低矮昏暗潮湿,居住条件非常恶劣。由于他们常年在海上劳作,老一辈船民形成了罗圈腿,被贬称为“曲蹄”。

“为了安全,他们只能用绳子把孩子绑在船上,垫上泡沫,防止孩子掉入海里。碰上台风天,一家人担惊受怕不知道能否挺过这场台风。”溪尾镇副镇长龚晓婧介绍。

“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挤一舱。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这是解放前溪邳村村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扶持和关注下,溪邳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渔民们从此告别“以船为家,终日漂泊”的生活。

曾经的连家船民一家五六口人生活的渔船。(张艺涵 摄)

一条渔船几张旧渔网就是船民全部的家当。(张艺涵 摄)

溪邳村党支部书记江宽全如今已经66岁了,他的所见所闻见证了溪邳村社会的变迁:“以前船上会住五六个人,生活区域非常狭小。大米,棉被等物资也放在船上。刮风下雨,船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生活非常艰苦。”

在习近平同志的直接关心下,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不但无偿解决了连家船民上岸后的建房用地,而且从后续的生产发展、日常生活上实行全方面帮扶。几十年来,在党的带领下,溪邳村设立了独具特色的渔排党小组、水上党校等,致力于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目标。如今的溪邳村被列为“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

如今的溪邳村海边风光。(张艺涵 摄)

现在村里经济主要以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销售、海上运输为主,农民的人均收入从90年代初的850多元,增至2020年的23175元。村财政收入从90年代初的6.6万元,增至2020年的1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与村政收入飞速增长。

溪邳村拥有海域面积5000亩、滩涂面积3000亩。在海边,渔民休憩的精致木屋在海上连成一排,几位渔民在阳光下做着日常的海边劳作。几位渔民妇女头顶着草帽,在岸边开牡蛎,吸引了采访团的记者们驻足观看。当地村民还盛情邀请了采访团的外籍记者前往体验海上快艇的项目。

几名渔民妇女在海边开牡蛎。(张艺涵 摄)

采访团外籍记者体验海上快艇。(张艺涵 摄)

“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冰箱空调一应俱全,我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我的儿子就在上海发展工作了。未来村里会往渔旅结合的方向发展,让游客体验海上垂钓、海上快艇等乡村旅游项目,希望成为我们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江宽全说。

溪邳村村民发展海产品加工产业。(张艺涵 摄)

溪邳村村民在海面上晒海带。(张艺涵 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习近平同志在闽东工作期间,提出了“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溪邳村从过去的讨小海,转变成如今的绿色海洋经济。曾经的连家船民纷纷过上了“电气洋房,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溪邳村风光。(张艺涵 摄)

溪邳村的变化是宁德市多年来致力于摆脱贫困的一个典范。来到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宁德扶贫攻坚的历程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铺开,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录像诉说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

采访团参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张艺涵 摄)

宁德的赤溪村也是党和政府多年来关切挂念的地方,也是宁德扶贫攻坚的一个样本。

赤溪村村民钟丽眉是当地的畲族媳妇,她身穿一身色彩鲜丽的畲族服饰,在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内用歌声欢迎四方来宾,唱出了赤溪村村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面貌。

赤溪村村民钟丽眉向现场来宾演唱畲族民歌。(张艺涵 摄)

钟丽眉向记者介绍了赤溪村这几十年的巨变:“原来赤溪村的村民住的是茅草房。‘屋顶上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我们的住的地方是挂在半山腰上的。当时我们的村民被困在大山深处,需要走三四个小时才到乡镇。当时,医生的诊所距离我们很远,我们村有个村民的爱人因为难产去世了,非常遗憾。现在我们家乡的路通了,家乡变美了,村里也有了卫生院。我们要感恩党对我们的帮助。”

赤溪村村民曾经居住的茅草屋。(张艺涵 摄)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30多年来,历经“输血”式就地扶贫、“换血”式搬迁扶贫、“造血”式“旅游+产业”扶贫的探索实践,赤溪村的贫困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92%下降到现在的1%。赤溪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路。

赤溪村村书记杜家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我第五次接待外宾,外宾来到我们赤溪主要是想了解我们是如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的,了解我们思想是如何改变,产业发展如何的。接下来,我们会对赤溪村的资源进一步整合,从‘红色基因、扶贫精神、畲族文化、山海交流’这几方面着手,结合乡村生态进行发展。”

如今的赤溪村,在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政策引领下,正朝着打造闽东特色乡村振兴“样板村”大步前行。闽东大地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在这块试验田上策源的脱贫思想给现场参观的外籍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内展示宁德扶贫攻坚历程的珍贵图片。(张艺涵 摄)

宁德摆脱贫困主题展览馆内。(张艺涵 摄)

新华网英国籍记者安德鲁(Andrew)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宁德溪邳村,我看到岸边渔民们开牡蛎的过程非常有趣。我看到了当地渔民上岸后,通过发展渔业养殖产业致富,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中国日报社澳大利亚籍记者安东尼(Anthony)结束在宁德的行程后,感触良多:“通过这次在宁德的走访,我看到中国的扶贫政策取得了成功,来这里之前,我通过一些数据了解到,中国已经在2019年底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但是这次有机会进行实地的采访,看到当地居民现在居住的房屋以及生活状态,比起网络上的图片给我带来的冲击更加震撼。我发现了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这点非常让人鼓舞。”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