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南翔:福建自贸试验区开启崭新征程 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

吴南翔:福建自贸试验区开启崭新征程 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8-05 11: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艘集装箱船从厦门港驶出。(供图)

中国日报福州8月5日电(记者 胡美东) 福建自贸试验区正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奋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

福建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吴南翔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我们将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福建自贸试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在创新发展、对台先行、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平台流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上发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带领的项目组在全面评估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福建自贸试验区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聚焦产业升级、开放创新、对台合作等特色,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全方位开放先行区、高端化产业先导区、国际化创新引领区、现代化治理示范区、联动化发展样板区。”

突出制度集成创新

形成更多标杆性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

福建自贸试验区坚持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加强系统化集成化制度规则标准创新,提升制度供给质量,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增强人民的改革获得感、幸福感。

持续深化制度创新。推进一批首创性、引领性改革探索,实施开放的投资管理,高效的贸易监管,便捷的金融服务,便利的人员往来,提升运输服务质量,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更加自由便利流动。促进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协同创新,形成创新集群,建立较为完善的自由化便利化体制。

据福建省电子口岸服务中心主任柴勇介绍,“福建省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按‘应上尽上’原则,加快推进跨境贸易各环节对企业服务项目的信息化建设,做实做优跨境贸易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海关人员检验仓库内的出口物品。(供图)

促进区域改革联动发展。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围绕“五大中心”,推动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争取设立福州、厦门空港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象屿保税区与现有象屿综合保税区整合。完善创新发展合作机制,支持建设和发展一批研发机构,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突出政府职能转变

营造一流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福建自贸区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和诉求,持续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通难点堵点,强化生产要素聚集和市场配置能力,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新经验。

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进一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推动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建设自贸试验区法务先行区。推动法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形成集执法司法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法治理论研究、涉法务全链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法治保障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全链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生态圈。

厦门自贸区发布一系列惠企政策。(供图)

强化人才智力支持。推进“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学院”建设,依托厦门大学雄厚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力量,开展理论研究、政策孵化、人才培训、合作交流。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及智库合作,完善人才评价和保障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集中集聚,为自贸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政策供给和人才智力支持。

突出两岸融合发展

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区

福建师范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黄茂兴教授建议,“福建自贸试验区要发挥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功能,加快推动闽台服务贸易自由化,全面落实在地创业、就业、实习、生活的台胞台商的同等待遇,汇聚台湾人才落户福建自贸试验区。”

一位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台陆通”APP。(供图)

深化两岸产业融合。探索在文化娱乐、旅游、医疗健康、建筑规划、影视文化等专业服务领域,进一步放宽台资准入条件。鼓励台资投向产业链关键环节,依托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两岸“三创”基地、两岸影视基地等产业平台,深化集成电路、光学仪器、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台合作。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探索两岸共同市场建设路径和方式,深入推进两岸农渔产品交易中心、对台中药材交易市场等两岸合作项目建设,组织台企参加“台商台企福建行”以及各类展会、对接会,帮助台企扩展国内市场。

推进对台金融合作。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开展本外币跨境业务、新台币现钞兑换等业务,鼓励大陆银行保险机构与台湾银行保险机构在同业资金往来、银团贷款、人民币清算、跨境融资、保险理赔等方面开展业务合作。推进两岸资本市场交流合作,支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和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开展创新试点,为台资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投融资服务。

落实台企台胞同等待遇。深化惠台利民,不断完善保障台企台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服务体系。深化两岸专业技术人才交流,支持台湾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称评审和职业资格考试,拓展台湾职业资格采认范围和应用。推进两岸执法人员交流和学术研讨,健全涉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进民间基层和青少年交流,持续举办各具特色的“小而精”交流活动,提升台胞参与度,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吸引更多台胞来闽创业就业。

平潭台湾创业园项目部经理陈琴说:“庆幸出生在这个伟大时代,也有幸为两岸同胞服务,我们将全力帮助企业申办人才评选认定、就业创业扶持,子女教育保障等,强化台湾创业园的辐射和服务功能,为两岸创客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突出共建“一带一路”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重要通道

发挥福建衔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联通两岸、辐射亚太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重要通道。探索更高水平自主开放。主动对接RCEP、CPTPP、中欧投资协定等国际先进规则,力争在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率先突破。

加强经贸交流合作。推进“丝路投资”,完善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和服务联盟,鼓励支持福建具有产能优势的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构建以福建为核心的跨境产业链和资源供应链。

装载货车驶离两岸快件中心。(供图)

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大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丝路海运”,打造覆盖日韩、东南亚等周边地区,通达非洲、欧洲、美洲的便捷海上通道网络。推进中欧班列运营常态化,提升对货源的集聚和配置能力,发展海铁联运一体化,畅通陆海空国际贸易大通道。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通关、标准、信息等方面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口岸信息化合作,创新物流监管方式,开展国际贸易风险识别。

福建港口集团总经理陈志平说:“我们将吸引更多国际级港航物流、贸易、投资等相关企业和协会加入‘丝路海运’联盟,持续完善和推广‘丝路海运’服务标准体系,打造港航贸一体的‘丝路海运’综合服务平台,成为‘海丝’沿线港口间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的典范。”

支持厦门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建设。深化与金砖国家在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推进在金砖国家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布局,探索建设金砖国家示范电子口岸,推进智慧通关国际合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突出培育重点产业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努力集聚优质要素和高端资源,推动重大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升级和开放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承载区,增创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集成电路、离岸贸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加快发展数字自贸区。深化“智慧港口”建设,应用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推进港口改造升级,建成港口物流全智能新体系。

吴南翔强调,“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形成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连的良性循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重要枢纽,打造成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排头兵。”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