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福州5月12日电(记者 胡美东) 记者从12日下午举行的福建省委宣传部“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获悉,为解决厦门岛内与岛外、城市与农村教育质量差距问题,厦门实施了名校跨岛、开放提质、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大行动。今年,厦门又开展了名师出岛行动,组织名师、名校长,帮助岛外的学校和教师提高整体素质。
据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子东介绍,厦门一中、厦门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实验小学等名校,到岛外举办了实质性的分校。同时,培养了240多名教学领军人才和乡村市级骨干教师,建设了43所智慧校园,实施了“互联网+农村教育”,确保农村孩子同步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吴子东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围绕确保“有学上”,保证有充足的教育资源,满足就学需要,和力争“上好学”,大力提升教育质量,两方面同时、持续发力,取得了较好成效。据有关机构评价,厦门基础教育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全国38个主要城市前列。
2012年以来,厦门连续实施两轮的“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新、改、扩建一批学校和幼儿园,全市共新建成425个中小幼项目,新增学位30.49万个。仅2021年,就新建成中小幼项目48个、新增学位5.1万个。在此基础上,厦门将继续加大力度,力争到2025年新改扩建中小幼项目360个左右、新增学位32万个,随迁子女在公办校就读的比例保持在92%以上,幼儿在公办园就读的比例达到55%以上。
在落实公平入学方面,厦门从2014年开始,实行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制度,凡是取得居住证,并连续在所在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都可以参与。每年有近2万名随迁子女,通过积分入学免试就读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小学。同时,实行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免费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据统计,近5年,全市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保持在70%左右、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比例约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