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承“晋江经验” 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泉州:传承“晋江经验” 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24 17: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泉州市市长蔡战胜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民生事业发展情况。(杨洁 摄)

中国日报福州5月24日电 5月24日,福建省委宣传部在福州召开“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传承“晋江经验”共享品质泉州专场,泉州市市长蔡战胜在会上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民生事业发展情况。

据蔡战胜介绍,泉州市GDP从2012年的481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1304亿元,年均增长8.3%,跻身万亿GDP城市行列。全市增加市场主体104.8万户,带动新增就业134.2万人,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91万元、1.18万元增加到5.50万元、2.59万元,基本实现收入翻番。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3.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聚焦急难愁盼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

十年来,泉州市实施教育舒心、卫生与健康暖心、养老贴心、民生基础设施安心“四心工程”,开展“民生XIN行动”,每年超7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全力把民生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十年累计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4.7万个、中小学学位27.81万个、医疗床位2.08万张、养老床位4.4万张,分别占总数的37.4%、20.6%、46.3%和88.2%。其中,教育方面,实现了从“上学难”到“有学上”,再到全力满足群众“上好学”期盼的转变。按照“平等、融入、成才”的理念,依法保障、切实维护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率先实行随迁子女就读公办义务教育全免政策,目前公办学校随迁子女就读人数达36.53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超30%,规模全省第一),以实际行动践行“不让一名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的承诺。卫生方面,抓优质资源扩容,市一院城东院区二期、中医院新院区、福医大附属二院东海院区等相继投用,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抓优质服务提升,开展“暖心服务”行动,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满意度保持全省第一。养老方面,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一县一社会福利中心实现全覆盖,成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社会保障方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

致力以文惠民 打造世界遗产典范城市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泉州共有世界级“非遗”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36项、国家级文保单位44处,获评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成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每年开展“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活动,送“万场戏、千场文艺培训辅导、百场展览、数十批次流动图书点”下乡,成功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亚洲艺术节”“海丝国际艺术节”等重大活动,让常态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家门口的多元文化展示,成为泉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扎实为民建城 建设更加宜居的美好家园

泉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176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十年来,交通出行更便利了,新增高速里程410公里(占全市高速里程的60.3%),迈入高铁时代、亿吨大港、国际机场行列,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居住条件更舒适了,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9.34万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085个、惠及17.5万户群众;生态环境更美了,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等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安全感更高了,平安泉州建设扎实开展,蝉联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