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峡两岸联合培养国际邮轮船员第二期培训班的15名台湾青年学生,完成在厦门的培训和考试,在厦门自贸片区台商发展服务中心顺利领取了厦门海事局签发的船员证书。这是厦门海事局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工作剪影。
今年6月,厦门海事局携手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集美大学、厦门海员外派机构,首创开展两岸国际邮轮船员联合培养项目,打造“培养-考证-就业”全链条,为台湾青年提供“来大陆培训、取得大陆船员适任证书、由大陆船员外派公司派遣工作”的“一条龙”服务。
今年,厦门海事局积极配合厦门自贸委制定出台《关于支持鼓励台胞来厦参加船员培训和申请证书的若干措施》,支持台胞来厦考取大陆海事局颁发的船员证书,积极创造便利条件吸引台湾青年和船员来厦培训和就业。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38名台胞来厦参与相关船员培训,促进两岸交流融通。
此次培训,在首批培训基础上,台胞青年的报名意愿更加强烈,招生数相比第一批有了较大扩容,台湾青年、船员来厦培训意愿更强,人数逐步增加,目前已有新的一批台湾高校学生表达参加下一期培训的意愿。同时,政策支持更加有力,厦门海事局积极配合厦门自贸委,在出台《关于支持鼓励台胞来厦参加船员培训和申请证书的若干措施》基础上,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更多台湾青年来厦参与船员培训、申请证书、留“厦”工作,进一步促进两岸船员产业融合发展。在厦门培训期间,台湾青年和船员通过培训近距离了解大陆航运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增强了两岸同胞之间的互动了解,参与培训的台湾青年和船员纷纷为培训点赞。
据悉,厦门海事局持续创新举措,以海事侧服务保障举措支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推进闽台航运经贸深度融合,为台胞台企“登鹭”打造温馨便捷的海事“连心桥”。在促进两岸航运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建立政企沟通渠道,有效发挥厦门政策优势,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台资航运企业、船舶管理公司、海员外派机构在厦门落户,打造两岸航运产业融合发展的“便捷通道”。在增进台胞在厦就业福祉方面,优化台湾船员考试及换证工作,推动两岸航运人才培养服务试点,促进台生来厦学习培训,支持台湾船员在厦跟船实习,打造两岸船员产业融合发展的“就业平台”。在密切闽台航运经贸往来方面,搭建便捷两岸航运的“海事金桥”,通过预约服务、容缺办理、“海事-水运-船检”三方协作机制等便民措施,定制对台航线船舶换证登记个性化服务方案,提升办证效率近50%,有效降低船舶交易制度性成本。在优化台胞政务服务方面,打造海事一站办理的“政务之窗”,在现有政务窗口基础上,开辟厦门自贸片区服务台胞台企海事服务专窗,配备服务专员,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就业指导等“一窗办理”服务,打造台胞登陆办理航运事务的第一家园。
下一步,厦门海事局将积极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继续尊重、关爱、造福台湾同胞,探索创新更多举措,让广大台胞台企愿意来、留得住、融得进、发展好,努力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取得更大突破。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叶英豪 林昕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