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62位,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37位,绿色发展百强区第68位,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76位,科技创新百强区第93位……
今年以来,福州市长乐区千方百计拼经济、拼项目、拼发展,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践行“三问于民”工作法,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增效年”行动、“亮晒比学”活动等,落实“工业提振”“工业争先争效”等行动,创新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金融贡献度考评等一揽子稳经济、稳增长政策措施,提振发展信心,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交出了一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乐答卷”。
激发融合新动能 创新跑出加速度
走进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全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在作业场区内来回穿梭,一派由科技带来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场景。
“时代的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赋能与加持。”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一次又一次地在困境中加大产业技术革新。今年,雪人股份在大科学工程领域上创新生产的“兆瓦级”大型氦气压缩机,为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国家重大低温装备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无独有偶。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也始终将研发作为核心驱动力,2014年攻克“大尺寸一体化靶材”关键技术,研制“AMOLED用一体化钼靶材”;2017年,建成大型溅射靶材自动化绑定生产线;2020年,联合郑州大学何季麟院士团队攻克“高性能ITO靶材”,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如今,阿石创已发展为省内规模最大的PVD镀膜材料研发生产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从2018年2.56亿元增长到2022年6.95亿元,年均增长近30%。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长乐区不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今年,长乐全区新增上云上平台企业60家,福建阿石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入选福建省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福建联通工业互联网平台、长乐区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福建省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
此外,长乐区还不断强化工业企业龙头带动扶引,推动功能性新材料、新型显示等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增添利织物等2家省工业龙头企业,并有福建大东海实业集团等4家企业入选2023年中国企业500强、力源锦纶实业年产2.7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改造等6个项目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聚焦发展痛难点 惠企政策送上门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络我们,全程跟进,很快项目贷款就批下来了,为我们项目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山力化纤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产品附加值,福建省山力化纤有限公司持续修炼“内功”,上马多个深加工项目。工商银行长乐支行在了解到企业正在推动的深加工项目后,立马送上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惠企政策送上门,让企业心无旁骛拼经济。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和堵点,长乐区快速扫清障碍,让企业心无旁骛拼经济。
金融支持的及时“送达”,离不开金融服务渠道的畅通。今年以来,长乐区共发放第一、二期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共88笔约4.17亿元,支持中小微企业增产增效,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省首个政银合作产品——“海峡·长乐周转贷”,2015年至今为81家企业发放284笔周转资金超过100亿元,今年为6家企业发放周转资金6.8亿元。
与此同时,长乐区还积极引导22家银行机构加大“无还本续贷”产品的适用范围,减轻企业的还款压力,降低企业“过桥”融资成本。
牵住项目“牛鼻子” 持续支撑稳推进
寒冬时节,走进长乐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摇臂不停旋转、工程车来回穿梭,厂房里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碌作业……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场景奏响一曲曲昂扬向上的铿锵旋律。
海西新药项目现场。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今年以来,长乐区紧紧抓住拉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实施区本级重点项目465项、市级重点项目229项、省级重点项目41项,年度计划总投资862.26亿元,截至11月底,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80%、97%、106%,并在“项目攻坚增效年”专项行动综合考评位居全市前三名,在第二季度全省项目工作正向激励综合考评进入全省第五名。
总投资5.5亿元的海西新药产业化基地项目,将推动福州新区健康医疗产业片区的发展;总建筑面积161000平方米的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滨海校区项目将优化滨海新城职业教育总体布局,打造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示范区;用地49.72亩的长乐城区污水厂二厂项目将大大洁净周边居民用水水质……
潮涌千帆竞,奋楫正当时。接下来,长乐将站在建县1400年历史节点再出发,担当实干、接续奋斗,全力开启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的新篇章。(文/柯抒琳 图/姜亮 连玉 陈佳雯 杜胜健 王圣洁)